浅谈新课程高考历史 “四层五化” 备考复习策略
蔡芝玉
东源高级中学 广东 河源 517000
新的高考评价体系以“四层”为考查目标,为历史教学与备考指明了新方向,“五化”理念的提出,为历史备考复习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备考方式已难以满足新高考的要求,探索基于“四层五化”的备考复习策略,成为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助力学生高考的关键所在。
一、新课程高考历史“四层五化”备考复习的必要性
1. 适应高考评价体系变革的需要
“四层”包含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以及必备知识,这是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五化”可帮助“四层”实现更为系统的落实,备考复习过程中采用“四层五化”,可让考生精准地把握高考方向,明确具体的考查重点,适应高考评价体系所发生的变革,在考试里呈现出相应的水平 [2]。
2. 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要求
“四层”着重关注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学科素养的培育过程、关键能力的提升状况以及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五化”从多个不同维度针对备考展开规划工作,是落实“四层”目标的有力抓手,借助运用“四层五化”进行备考复习,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历史学科综合素养。
3. 提升复习效率与质量的途径
“四层五化”备考复习方式可搭建起清晰明了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清楚知晓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层次关系,借助“五化”所包含的具体方法,针对“四层”内容展开有针对性的复习,以此避免出现盲目刷题以及无效重复的情况,提升复习效率。
二、新课程高考历史“四层五化”备考复习策略
1. 紧扣四层目标,实现知识系统化备考
“四层”目标为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给予了清晰的指引方向,它依靠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以及核心价值进行整合,以此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一内容的备考过程中,从必备知识层面来讲,需要学生掌握三省六部制的架构设计、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具体内容。在关键能力培养方面,可以设置相关任务,比如分析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原因,借助问题探究任务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去剖析问题的能力。在核心价值层面,讲述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激励寒门学子奋进的故事,以及三省六部制对国家治理所起到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的进取意识及责任担当精神,使学生系统掌握隋唐制度史的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凸显了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
2. 聚焦五化理念,推动能力层次化提升
“五化”理念给高考历史备考给予了有效的办法,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以及能力发展特点,分层次提高学生能力,达成从知识认知到综合运用的有序进步,复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时,首先把知识转变为问题,像是“三省六部制如何提高行政效率?”“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接着创设情境,假定学生处在隋唐时期,身为朝廷官员,要向皇帝谏言制度的利弊,激发学生思考,随后设置层次化问题,从简单描述制度内容,到分析制度创新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再到探讨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逐步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构建完整的逻辑框架,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能力的逐步提升,从基础的知识理解过渡到复杂的综合运用。
3. 遵循四层要求,促进思维深度化培养
“四层” 要求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明确了方向,可帮助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内在关联以及发展规律,促使思维朝着深度方向发展,在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备考时,必备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记住制度内容,还要引导学生比较三省六部制和秦汉三公九卿制、科举制与察举制的异同,剖析制度流变的原因。关键能力培养方面,提供多元观点,像 “科举制是否妨碍了科技发展”“均田制的实施是否必然引发土地兼并”,让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辨析,运用所学知识阐述理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学科素养层面,鼓励学生运用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分析隋唐制度变革的必然性,以及各项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深入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提升思维深度,让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
4. 践行五化策略,达成素养综合化发展
“五化”策略改变了学科素养培育孤立的状况,促使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以及家国情怀等素养彼此渗透、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复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内容时,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构建以三省六部制作为核心,科举制、均田制、府兵制等作为支撑,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网络,清晰明确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研读史料,分析制度变革的时空背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制度的利弊得失,以此培养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设置有层次化的情境问题,从较为简单的史实判断到相对复杂的因果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剖析隋唐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由此,依靠诸素养的融合培育,可让学生全面提升历史学科综合素养。[3]
新课程高考历史“四层五化”备考复习策略,通过紧扣“四层”目标、聚焦“五化”理念,实现了知识系统化、能力层次化、思维深度化和素养综合化,这种备考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还能有效应对新高考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刘志全 . 新课程标准在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中的地位举隅 [J]. 教书育人 ,2024(16):8-10.
[2] 辛西娟. 思悟课堂与历史学科新课程新高考的融合教学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3:133-135.
[3] 梁邦建“大历史教学”与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J]. 考试 ( 教研版 ),2012(07):72.
本文系省2024—2025 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中历史“四层五化”复习备考实证研究》课题编号:2025ZQJK529 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