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策略
田正芬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 重庆 400000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双减政策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减负和减压,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政策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适应新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双减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关键词:双减;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日益丰富,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过多的课程内容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单元教学是指将多个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单元,通过系统性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主题”为核心,构建教学情境
一个有足够广度和深度的主题,能够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在“双减”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可以以“主题”为核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与此同时,通过构建一个具有明确主题的情境,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学习和思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1]。例如,在教授网络安全知识的大单元中,就可以以“网络安全防护”为主题,构建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进行实际的网络安全防护实践。场景内容可以是DDoS攻击、SQL注入等网络攻击场景,学生可以通过防火墙和其他网络安全工具来检测和应对这些攻击。与此同时,在真实情境中,他们还能学习如何分析攻击流量、设置入侵检测系统和日志分析工具,以及如何应对和应急处理网络攻击事件。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认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实践。促使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网络中存在的漏洞,并学习如何修复这些漏洞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这样的实战,学生可以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掌握漏洞修复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这样的情境化教学,他们就能够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网络安全防护实践,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以“问题”为引导,建立自主意识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目标。通过提出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文献、实践操作等方式主动获取所需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以“走进智能时代”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智能时代的特点是什么?智能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智能技术有哪些应用领域?学生则需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文献等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进一步了解智能技术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设计和实现一个智能系统,例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在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这样的问题驱动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三、以“项目”为依托,增强实践能力
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或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呈现出一个具体的成果。在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和实施项目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项目,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授“数据处理与应用”的大单元中,就可以设计一个项目,要求学生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此之前,教师需要提供一个实际的数据集,比如某个企业的销售数据,要求学生使用Excel的各种功能和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筛选、计算和可视化呈现。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不仅可以熟悉Excel软件的使用,还可以学习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学生还需要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利用数据找出销售增长的原因,或者如何根据数据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等等。通过这样的项目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习反思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反馈和指导,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例如作业评价、小组讨论评价、项目成果评价等,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过程进行评价,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建立起一个客观的认识,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思考自己的学习策略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通过反思,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过程,教师也能充分掌握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双减”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需要适应新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本文提出了以“主题”为核心构建教学情境、以“问题”为引导建立自主意识、以“项目”为依托增强实践能力、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习反思的教学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可以适应“双减”政策的要求,实现高中信息技术“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兰颖.“双减”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23(39):85-87.
[2]龚蕴萌,张晓珊.“双减”政策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4):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