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小学数学教师运用 “G-Star 数智课堂”应用策略与效果分析

作者

贺伟文

紫金县敬梓中心小学 517426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学好数学,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性质,还需具备思维发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的限制,以知识的讲解和机械训练为主,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教学效果。“G-Star 数智课堂”整合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数据分析、个性化学习、互动教学等方式,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为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把握学生学情,完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第一环节。“G-Star 数智课堂”基于数据驱动,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提供多样的反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弥补了传统仅依据教师教学经验进行设计的不足,为课堂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初步框架 + 前测设计反馈”的模式。例如学习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前,学生在日常学生生活中,已充分接触了“平均分”的初步概念,但对平均数认知仍不明确。教师可在充分研读教材基础上,运用“G-Star 数智课堂”整合相关课例,提取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等核心知识点,制作包含“移多补少”和“总数除以份数”这两种基础的求平均数方法、结合生活讲解平均数的意义微课,并生成导学单,依托互联网推送至在线学习群组。同时,教师生成相应前测题目,引导学生观看微课后填写回答,将学习结果及时上传到学习平台。这样的前测任务直观生动、主题明确,便于学生理解,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难度。同时且用时简短,为教师提供了一手的学生学情反馈。经数据分析,教师能够得知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求解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平均数概念的认知方面,难以理解一组数中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偏差对平均数的影响等延伸性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搜集“G-Star 数智课堂”的课例,确定了结合生活场景,设置综合情境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考意愿

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其感受数学的乐趣,在兴趣驱动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而主动使用数学思维模式观察、探索并自主提出问题。“G-Star 数智课堂”承载着多样内容,能够将抽象的数学具象化。教师可应用“G-Star 数智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意愿。

例如学习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课堂导入:A、B 两位好朋友都喜欢种植,将一块长方形空地横向平均一分为二,种上了自己喜欢的植物。A 种植的植物长势喜人,部分根茎已延伸到地块分界线处。A提出将地块分界线倾斜,并在 B 地块的另一端同样拓展为斜线,形成一块平行四边形。B 提出了不满,认为这样的划分减少了自己的地块面积,两位好朋友不欢而散。在讲述情境中,教师操作“G-Star 数智课堂”直观展示两块地块的变化,生成了一个关于多边形面积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教师顺势将学生分组,鼓励各组讨论后,使用手持设备将本组意见发送给教师,教师在多媒体上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展示出来,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充分思考。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手持设备,先让小学生回顾以往学习过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进行绘制操作,模拟图形的割补、拼贴,确认地块划分前后B 拥有面积的变化。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G-Star数智课堂”实时跟踪各小组的讨论进程,确保讨论既准确又不失深度。当讨论告一段落时,各组均能形成较为完善的答案。

三、注重思维发展,辅助学生探究

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小学受到客观条件限制,难以有效展示思维活动过程,“G-Star 数智课堂”弥补了这一不足,教师应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运用“G-Star 数智课堂”辅助学生探究。

例如学习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分数乘法概念较为抽象,教师可利用“G-Star 数智课堂”的图形计算器功能,引入数形结合理念,直观展示分数乘法内涵,推动学生的探究。例如,教师可以首先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引导:“大家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如果把它进行分割,你能够用分数乘法进行表示吗”。教师将长方形分为三等分后,取其中两份再次进行平分。直观的操作立即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得出 的算式。之后教师演示 ,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面积变化。学生能够发现最终结果虽然小于原始长方形面积,但略大于 计算后的面积。教师可顺势提出新的任务,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感受分数乘法的其他性质。这样的方式充分利用“G-Star 数智课堂”优势,通过图形面积或长度产生的具体影响这一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分数乘法的算理,有助于学生从算法到算理的转化,其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

总结

综上所述,“G-Star 数智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是小学数学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品质的智慧课堂的可行路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取把握学生学情,完善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考意愿、注重思维发展,辅助学生探究等策略,在教学的全过程融入“G-Star 数智课堂”,以此全面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求知欲,使其在多样任务中思考探索,最终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珍 .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凤凰街道办事处人民路小学 智慧赋能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N]. 中国教师报 , 2025-05-28(012).

[2] 赵媛 . 智慧教育引领下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策略 [C]// 广东教育学会 . 广东教育学会 2025 年度学术成果集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心小学 ;, 2025:95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