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波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领域的应用研究核心探索

作者

郑玉梅

内蒙古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翁牛特804台,内蒙古,赤峰 024500

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中波广播技术与应急广播的相关内容,阐述了中波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领域中应用的优势,分析了应急广播领域中中波广播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中波广播在应急广播领域中的应用,旨在充分发挥中波广播技术的作用,做好应急广播工作,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中波广播技术;应急广播;应用

应急广播是我国公众安全维护手段之一,其主要是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后,及时针对事件状态向公众发出预警。应急广播系统应当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要能够将通讯信息完整而及时地传递给大众,包括一些偏远地区的人员。为满足应急广播领域发展要求,需充分应用中波广播技术,其传播覆盖面积大,而且具有较强的干扰能力,为信息传递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中波广播技术与应急广播的相关内容

中波广播属于电磁波无线电信号,利用中波传输天线来高效传输信号,其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大地传输,另一种是天际传输。虽然受新媒体的影响,中波广播信号传播逐步减弱,但其在偏远地区的运用价值仍然很高。

应急广播是在突发公共事件时,利用广播系统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信息,辅助救援工作的开展。应急广播不可受停电影响,需具备较快的信息传输速度,对环境有着较强的抗干扰性。在建设应急广播系统的时候,应当保证信息安全,提高信息传输效率[1]。

二、中波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领域中应用的优势

在应急广播领域中应用中波广播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能够保证应急广播信息的广泛传播,统一协调电台,向公众传递准确的应急信息,发出警报。中波广播技术的覆盖范围十分广泛,能够让应急信息传播至偏远地区,与其他通信手段联合应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中波广播技术的抗干扰性强,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够稳定传播应急信息,这大大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害[2]。

三、应急广播领域中中波广播的关键技术

(一)双音多频技术

双音多频技术可在狭窄的模拟通道中传输数字信号,符合应急广播需求,但要注意的是应急广播系统中双音多频技术无法与信令发射共同使用。发射信令之后,应切换至广播播放场景,接收端设备必须及时响应,否则系统将难以运行,处于待机状态。双音多频技术在应急广播中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适宜的消息接收测试适配器。系统发布信息之后,设备会通过网络连接协议来检测信息,并处理音频编码,对其进行A/D转换,再利用太网借口来发送指令。预订延迟后指令会按照顺序传送至中波编码调制器,这一步由主控制板负责。对比指令后传送声音[3];二是应用中波编码调制器。其功能在于传输应急广播系统启动指令,内含声频转换器,能进行信息的远程传输。中波码调制器接收到启动指令后会生成控制信号,并对指令进行加密,然后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来运转声音转换器,以传播指令信息;三是智能音频切换器。其作用在于切换正常程序至紧急程序,基于以太网获取数据后由中央进行处理。接收到信息后,智能音频切换器便会换到应急广播频道,直至接收到解除指示后停止,重新恢复到正常程序;四是音频内容比对服务器。这一设备具有较好的监控功能,可保证广播内容质量,具有数据储存、信号处理、故障诊断、远程监听等功能,可在同一时间段中接收声音、数字声音信号,并分析处理所采集的音频数据,看是否存在错误信息。

(二)数字水印技术

这种技术的载体是数字,其中隐藏的信息内容需要用解码设备来获取。数字水印技术在应急中波广播中应用,可采取用户遥控方式,降低网络依赖性。数字水印技术在隐藏数字信号的时候,可充分利用听觉遮蔽效应,发挥数字终端系统的作用。同时,需构建噪声抑制模型,保障应急广播信号的安全传播。为提高数字水印技术应用水平,还要进行语音建模,并做好基础配套工作。利用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处理视频数据,综合运用信息加密方法,从而提高信息传播安全系数。

(三)中波数字广播技术

中波数字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领域中的应用十分成熟,其不仅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而且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在应用过程中需使用DRM标准的编码调制起,保证通信链路的稳定性,并选择合适的中波数字适配器。应急广播中运用中波数字广播技术,有利于增强听众体验感,改善传统广播中的不足,强化了应急广播传播效果。

四、中波广播在应急广播领域中的应用

(一)设计系统架构

在应急广播领域中应用中波广播的时候,应当优化设计其系统架构。中波发射台站中需配置应急广播适配器,通过音频切换器来切换正常节目源和应急源,输入应急广播信号,由终端进行节目播放。系统架构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新到编码和调整。其流程是先生成数据包,再封装数据帧,然后进行FEC编码,封装基带编码数据,最后实施MSK调制[4]。

(二)明确前端技术要求

中波广播在应急广播领域中应用时,一定要明确前端技术要求。首先,校对系统时间,利用北斗时钟来进行自动校对,确保时间的精准性;其次,有效处理应急广播信息,灵活运用各项技术,保证每一个流程都顺利展开,以免阻碍应急信息的传播;最后,应当提升中波发射台站的并发处理能力,以便于同步处理多个应急广播信息。

(三)优化接收端对应急广播信息的处理流程

为确保应急广播信号的正常传输,要优化接收端对应急广播信息的处理流程。利用中波信号解调发现唤醒指令,进行身份认证,查看是否存在应急广播信息,存在变播出消息。判断指令是否和当前播出的消息身份相同,相同便更新当前消息的播出内容,不同则比较消息的优先级,先播出优先级高的信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应急广播领域中应当充分发挥中波广播技术的作用,有效利用双音多频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和中波数字广播技术。优化设计中波广播系统架构,提高前端技术水平,以保证应急广播信号的安全传输。

参考文献:

[1] 陈晓东. 中波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领域的应用研究[J]. 电视技术, 2024, 48 (07): 128-130+134.

[2] 刘兴荣. 应急广播系统中中波广播技术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 21 (05): 34-36.

[3] 舒国祥. 应急广播系统中中波广播技术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 西部广播电视, 2017, (21): 238-239.

[4] 杨晓霞. 论中波广播在应急广播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其技术实现[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6, 43 (09): 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