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视角下“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
丁宛露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330099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高校作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业财融合正在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正在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冲击,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完善、课程体系建构不够成熟、教学方法缺乏有效创新的现实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基于此,高校必须积极推进业态融合视角下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做到加强师资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开发校本特色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关键词:业财融合;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冲击,在推进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中,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适应业财融合的发展趋势,将学生培养成业务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共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将业财融合发展趋势转化为改进课程的重要依据,为后续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保驾护航。文章就业财融合视角下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的现实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全面推进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一、业财融合视角下“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教师在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基于业财融合机制构建的现实需求,在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方面的整体投入仍然有待优化,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由此导致会计基础实务课程建设的实际效果和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高校对基础会计实务课程相关师资建设缺乏重视,人才引进力度有限、对教师的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极大阻碍了基础会计实务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二)课程体系建构不够成熟
目前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中,教育资源整合仍然存在薄弱环节,针对教材开发的相关资源配置略显不足,校本教材的整合应用未能落到实处。业财融合本身关注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之间的深刻关联,但是目前基础会计实务中大多强调会计领域的相应知识,强调财务管理对学生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业务层面的相应教育内容,在此情况下,课程建设中的资源开发与整合利用效率很难满足预期。
(三)教学方法缺乏有效创新
教学方法决定了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的整体效果,同时也对课程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现阶段基于业财融合的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仍然有待优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缺乏合理创新,大多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说教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个性化成长,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面对单一化教学方式,业态融合相应理念渗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基础会计实务教学课程建设容易受到影响。
二、业财融合视角下“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师资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基础会计实务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考虑到业财融合相应要求,从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形成系统全面的协同育人机制,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重要导向,保障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后续基础会计实务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支持。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当考虑到目前教师队伍结构特点以及相关课程教学要求在业财融合理念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较高要求。在教师人才引入方面,应当建立起更加系统的人才引进机制,为后续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邀请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将企业实际经验转化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从而保证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在针对教师的教育培训方面,同样需要考虑基础会计实务教学中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重要性,借助企业搭建的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积极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为进一步完善基础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二)整合教育资源,开发校本特色教材
全面整合教育资源是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需要考虑到业财融合的相应要求,从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的视角出发,将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开展教学的重要实施依据,在把握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积极开展适合学生指导活动的基础上,促进教材开发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为后续基础会计实务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应当重视素质教育资源整合利用的重要性,开发基础会计实务课程相关的数字化教学元素,借助微课等形式的素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满足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现实需要。针对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应用则需要考虑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价值定位,将基础会计实务课程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并转化为编写校本教材的实施依据,进一步增强教材改革实际效果,为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提供支持。
(三)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以业财融合为导向的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应当重视信息化工具的灵活应用,借助信息化工具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突出业财融合的相关教育需求。全面加强信息技术灵活应用应当考虑到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的实际特点,从基本的教学管理视角出发做好对学生的全面指导,既要尊重学生客观认知规律,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成长特点的评估分析,以信息化工具为基础,更好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将业财融合相关理论与基础会计实务课程教学相适应,通过学生课前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利用信息化工具呈现真实的工作场景,进一步提升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整体效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保驾护航。
总结:
综上所述,以业财融合为导向积极推进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高校必须重视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的相应特点,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改革以及教学方式创新多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整体质量,为进一步增强高校综合竞争力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彭磊.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路公共基础设施财务核算实务中问题与对策[J].交通财会,2023,(03):34-36.
[2]张志萍,孔维攀,李文婷.基于慕课教学理念的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以《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慕课建设与应用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9(04):10-14.
[3]刘建利.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1,(12):119-121.
课题名称:“专创融合”背景下《基础会计实务》课程“一体三结合”
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JXJG-2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