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传动系统机械设计创新分析
胡耀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127
一、引言
在能源危机和环保意识提升的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因其清洁高效成为汽车产业发展重点。传动系统作为关键部分,其性能影响车辆动力、经济性和舒适性。随着技术进步,传统设计已不适应性能需求,创新设计研究对提升新能源电动汽车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机械设计现状与问题
(一)设计现状
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主要采用单级、多级减速器和无级变速器。单级减速器因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在多数纯电动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多级减速器提供宽传动比范围,满足不同工况动力需求;无级变速器实现传动比连续变化,提高燃油经济性。传统金属材料仍主导,新型轻质合金材料开始应用。智能化技术发展,传动系统集成电子控制单元,实现智能调控。
(二)主要问题
传动效率需提升: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结构虽优化,但传动效率低于传统燃油汽车,能量传递过程中功率损耗大,限制车辆续航里程,影响节能优势发挥。
噪音与振动问题: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转速高,传动系统运行产生噪音和振动,影响驾乘舒适性,不合理设计可能导致共振,降低传动部件寿命。
结构设计不紧凑:现有传动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大,增加车辆整备质量,占用车内空间,不利于车辆轻量化和空间布局优化。
智能化程度不足:部分传动系统引入电子控制单元,但智能化水平低,无法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传动系统运行状态,不符合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机械设计创新方向
(一)新型材料的应用创新
轻质合金材料:使用铝合金、镁合金等替代钢铁,制造传动系统部件如齿轮、轴类零件。这些材料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有效减轻系统重量,提高能源效率。例如,镁合金变速器壳体比钢制壳体轻 30%-50% ,结构强度和可靠性不受影响。
复合材料:应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传动带、轴等部件,降低重量,提高抗疲劳和耐磨损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二)结构优化设计创新
集成化设计:电机、减速器、差速器等部件集成设计,减少连接环节,降低能量损耗,使结构紧凑。例如,电机 - 减速器一体化设计缩短动力传递路径,提高效率,减少空间占用。
齿轮传动优化:改进齿形设计,采用非圆齿轮、斜齿轮修形技术,降低噪音和振动。非圆齿轮实现传动比非线性变化,提高动力性能;斜齿轮修形改善啮合质量,减少冲击和振动,提升平稳性。
传动比优化:针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特性和行驶工况,优化传动比。采用多档或无级变速器,结合控制策略,合理匹配传动比,使电机高效工作,提高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
(三)智能化控制集成创新
智能监测系统:集成传感器监测传动部件运行参数如温度、转速、扭矩。利用大数据和 AI 算法评估和预测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故障,实现预警和主动维护,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自适应控制策略:开发算法根据行驶工况、道路条件和驾驶员意图自动调整传动比、扭矩输出。例如,爬坡时增大传动比提供扭矩;高速时降低传动比提高效率,实现智能化、高效化运行。
与整车控制系统的协同:加强传动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的信息交互和协同控制,实现动力系统一体化管理。通过数据共享和协同优化,合理分配动力资源,提高整体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四、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机械设计创新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新能源汽车企业针对旗下一款纯电动车型的传动系统进行创新设计,旨在解决现有传动系统存在的效率低、噪音大等问题,提升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二)创新设计方案
材料应用:采用铝合金制造变速器壳体和齿轮,相比传统钢制部件,重量减轻了 40% 。同时,传动轴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进一步降低了传动系统的重量,提高了部件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
结构设计:采用电机- 减速器一体化集成设计,将电机与单级减速器紧密集成,减少了连接部件,优化了动力传递路径。对齿轮进行斜齿轮修形和齿面优化处理,有效降低了齿轮传动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
智能化控制:在传动系统中集成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传动部件的运行状态。开发自适应控制算法,根据车辆行驶工况自动调整传动比和扭矩输出。同时,实现传动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三)实施效果
经过创新设计和优化改进,该款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提高了 15% ,噪音降低了10dB(A),车辆的续航里程提升了 20% 。同时,由于传动系统重量的减轻和结构的紧凑化,车辆的整备质量降低,操控性能得到改善,市场反馈良好。
五、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机械设计创新的发展建议
(一)加强产学研合作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机械设计创新研究。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资源,企业则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市场需求信息,通过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加大研发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机械设计创新的研发投入,支持新型材料研发、先进制造工艺研究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开发等关键领域的研究。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创新设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高校相关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具备机械设计、材料科学、电子控制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为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创新设计提供人才支持。
(四)完善标准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创新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规范产品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和安全要求等,促进传动系统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六、结论
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机械设计创新是提升车辆性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新型材料的应用、结构优化设计和智能化控制集成等创新方向的探索与实践,能够有效解决现有传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传动系统的效率、降低噪音、增强可靠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标准体系,持续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机械设计的创新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繁荣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 诗 龙 .2023 款 宝 马 iX3 纯 电 动 车 组 合 仪 表 提 示 传 动系 统 故 障 [J]. 汽 车 维 护 与 修 理 ,2025,(09):41-43.DOI:10.16613/j.cnki.1006-6489.2025.09.019.
[2] 王军欣 , 张春花 . 纯电动汽车动力参数匹配及优化 [J]. 时代汽车 ,2024,(16):119-121.
[3] 李钱 , 夏靖武 . 低速电动车滑行阻力分析测量 [J]. 专用汽车 ,2024,(05):39-42.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4.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