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适应行业发展的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路径
荣星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425
摘要:随着中国智造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行业趋势和用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按照习总书记优化教学内容、把握课堂主渠道、活用教学资源等重要指示。探究紧扣行业发展趋势,以就业为导向,针对新兴的空间设计案例,从提炼思政元素、优化教学策略、活用教学资源等方面,有效融合专业知识点和思政育人点,将育人功效“润物细无声”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使学生能紧跟行业变化,双向提升专业技能和德育素养,实现技工院校和企业人才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活用资源;思政元素
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近年来,室内设计行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对用人标准提出了新的需求。面对新形势,需深度剖析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现状,立足行业发展趋势、行业人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对新出现的采取、丰富教学活动、借用社会资源,形成立体的思政育人体系,为培养与行业密切接轨的人才做好准备。
一、目前课程思政改革现状与问题
随着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的开展,学校高度重视。GM学院开展了编制思政教材、思政课比赛等活动。但正如《方案》中指出,和绝大多数地方和学校一样,存在问题有:一是课程教材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三是有的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
二、课程思政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教材体系 专业德育素养双提升
课程体系中以专业课为主干,发挥培养大国工匠的主导作用。其他课程作为体系内的分支,成为立德树人强有力的支撑,使课程思政体系具备丰富的层次感,进一步贴近学生生活,内容更加鲜活生动。例如,传统文化课程书法课不仅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大大提升学生在室内设计书画装饰方面的能力;心理健康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抗压、抗打击、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能应对激烈竞争;美育课程音乐鉴赏课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艺术修养,在为客户呈现设计方案PPT时选取适当的音乐,促进沟通交流效果;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通过八个相关模块的教学与实践,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内外兼修、知行合一。
(二)活用教学资源 打造移动思政课堂
1.对接科技 与时代同频共振
比如在新中式居住空间教学中,采用“云游敦煌”小程序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从讲解敦煌壁画的特色家具到国潮家具《飞天系列》的解读,从剖析传统纹样、图腾象征到敦煌图案在织物、墙面的应用,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从李云鹤一家三代守护敦煌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热爱可抵漫长岁月的职业精神;从丝绸之路的起源到一带一路的十年成就,再到近来的促进沙伊和解、中东“和解潮”,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和平发展、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全景体验360度畅游敦煌到用虚拟软件搭建空间设计,再到室内漫游软件,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创新精神在心中扎根。
2.实地调研 与实践充分互动
一是走进企业现代化种养殖工厂,近距离感受到科学技术带给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变化,田间地头变成生动的“课堂”,校外实践成了有滋有味的“乡土教材”。通过把课堂搬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不仅深入地了解农村,也让专业学习更接地气。二是打卡新地标。比如打卡广州新文化馆,在“岁时节庆轴图”互动电子屏观看广州传统节庆活动、电子餐桌点餐,解锁“与时俱近”的非遗技艺等,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设计中将现代科技与文化遗产有效结合;三是与校企合作。将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建设美丽乡村、学院新校区文创楼、从化吕田镇打造直播间等项目与本专业合作,学生参与到真实项目中,帮助学生将项目成果落地,实现校企共育创新人才。
(三)把握课堂主渠道 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1.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比如在教学导入环节,通过观看2022届世界技能大赛室内装饰项目冠军(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生马宏达)勇夺桂冠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精益求精”;比如学生通过观看“雪飞天”“雪如意”总设计师张利、“冰丝带”等7座奥运场馆设计师郑方的采访视频,认识到传统文化、中华美育精神、体育精神等思政素养对于在设计中演绎中国式浪漫的重要性。
2.顺应时代发展 优化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革新、人口结构变化、疫情来临、生活方式变化、乡村振兴、国潮兴起等社会变化,人们对室内空间和居住环境提出更多样的需求,现以乡村民宿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需要融入相应知识点和思政点(见附表1)
3.鼓励自主学习 尝试创新创业
一是立足本专业创新。如设计红色博物馆,用3D打印机制作成模型,作为思政课教具。又如绘制粤文化介绍绘本,将陈家祠、光孝寺、南海神庙等典型岭南建筑绘制,制成立体绘本,并配有国语和粤语的双语解说,用于向少年儿童宣传。二是与其它专业结合实现创新。如采用3DMAX建模,与机械自动化结合,研发出持续自动消毒功能的扶梯消毒器。
四、结语
紧扣时代脉博,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捕捉典型空间设计的专业知识点和思政元素,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近,将家国情怀、民族文化、建筑行业民族英雄、冬奥会建筑等内容渗透,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将传统结合了现代体现出现代工匠创新精神进行传承。同时,体会到设计创作是以服务人民、顺应自然为目的,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专业学习和实践中,从而增加个人社会责任感、增加生态保护意识。使技工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和德育素养更好地与企业接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起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延国.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模式探索 [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 :178-179.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2020.06.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2022.0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1.
【5】叶萃萃.大思政格局下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对策研究[J].理论研究,2022.(01):46-47
作者简介:荣星(1981.4—),女,汉族,籍贯:四川宜宾,教师/讲师 ,学历:硕士单位: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研究方向: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