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改革要求与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

赵庆红 杨海珍 庭友琴 李姗姗 蒙荸兰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省兴义市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改革面临新要求。分析其在课程目标、内容与评价等方面的变革,探索应对策略,如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完善课程体系等,以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适应新高考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应试能力。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政治课;改革要求;应对策略

引言:新高考制度的推行,对高中各学科教学带来挑战与机遇。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学科,其改革势在必行。明确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改革要求,探寻有效应对策略,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改革要求

新高考的推行对高中政治课提出了多方面的改革要求。在课程目标上,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意味着政治课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等,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政治现象,树立法治观念并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由此我国教育事业也逐步展开了高考改革的试点之路,尤其是政治学科,在新高考改革下,政治学科不再是原有必考科目,成为“语文、数学、外语”外的自主选择应试科目。在课程内容方面,需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代发展需求。例如,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及时将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等内容与现实案例相结合,让学生理解中国的外交理念及其在世界格局中的意义。同时,新高考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政治课也要在评价方式上进行改革,不能单纯依赖考试成绩,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的表现,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高中政治课改革面临的问题

2.1教师教学观念滞后

在高中政治课改革进程中,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得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讲授模式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观念下,教师往往将政治课视为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需求。例如,在讲解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制度时,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平铺直叙地讲解概念和条文,而不引导学生思考民主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意义。对于新高考所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将核心素养的要求融入日常教学环节。这就导致教学与新高考的要求脱节,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难以实现政治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功能。

2.2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高中政治课改革面临着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困境。一方面,教材内容虽然不断更新,但在实际教学中,缺乏与之配套的丰富教学资源。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教材只能提供基本的理论框架,但缺乏大量生动、详实的企业案例、市场运行数据等资料来辅助教学,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学生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充分。虽然现在网络上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但专门针对高中政治课且质量较高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相对较少。同时,学校在政治课教学资源的投入上也存在不足,如缺乏专门的政治学科实验室或者模拟场景设施,限制了学生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的直观体验和深入理解。

2.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中政治课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课程内容来看,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一些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例如,哲学部分的辩证法和唯物论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晦涩难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学方法的单一也是影响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部分学生将政治课视为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科目,没有认识到政治课对自身思想成长、社会参与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而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

3.高中政治课改革的应对策略

3.1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应对高中政治课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首先,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情境。比如在讲解文化传承与创新时,可以引入当地的传统文化节日或者民俗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通过这种方式,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针对某一政治热点话题,如环境治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展示。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政治纪录片、制作精美的PPT等,以丰富的视听效果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3.2加强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对于高中政治课改革至关重要。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机会。一方面,要组织理论知识培训,让教师深入理解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改革要求,包括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内涵。例如,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详细解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和培养方法。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观摩优秀的政治课教学实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技巧。同时,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通过这些培训,教师能够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更好地适应政治课改革的要求。

3.3完善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体系是高中政治课改革的关键环节。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结构。除了传统的必修课程外,应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比重。例如,可以开设国际关系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等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在课程内容的整合上,要打破教材章节的局限,进行主题式整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将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不同模块中的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此外,还要建立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机制,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成果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

结束语: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改革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通过明确改革要求,正视现存问题,采取有效应对策略,能推动政治课教学不断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使其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李红.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2023(15):77-78+81.

[2]吴小婷.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探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12):13-14.

[3]吴若坤.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教学策略[J].高考,2022(3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