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策略研究

作者

姬臻臻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457000

摘要:本文聚焦于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情感沟通策略的重要性、现状及优化措施。通过深入分析情感沟通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揭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提升自身情感素养、把握沟通时机与场合、运用多样化沟通方式以及构建长效沟通机制等方面提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旨在助力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政教育成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思政教育;情感沟通策略研究

引言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关键作用。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情感沟通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能够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掌握有效的情感沟通策略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更能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理解和支持的良好关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1情感沟通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和距离感。而情感沟通能够将抽象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富有情感色彩的交流之中,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当辅导员以真诚的情感与学生交流时,学生更容易被教育内容所吸引,从而主动接受思政教育。

(二)促进学生的自我认同

在思政教育中,情感沟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心和尊重,从而增强自我认同感。辅导员通过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这种自我认同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思政教育所倡导的价值观。

(三)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情感沟通能够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使学生更愿意向辅导员敞开心扉,表达真实的想法和困惑。辅导员可以据此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2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情感沟通的现状

(一)情感沟通意识不足

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过于注重完成任务和传达信息,忽视了情感沟通的重要性。他们往往以一种较为严肃、刻板的方式开展工作,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二)沟通方式单一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辅导员习惯于采用传统的面对面谈话、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缺乏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沟通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一的沟通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了情感沟通的效果。

(三)对学生情感需求把握不准

大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情感需求复杂多样。然而,部分辅导员由于缺乏对学生情感需求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在沟通中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给予恰当的情感回应,使得情感沟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策略

(一)提升辅导员自身情感素养

加强情感认知:辅导员要深入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了解情感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提高对自身和学生情感的认知能力。只有准确识别自己和学生的情感状态,才能更好地进行情感沟通。

培养积极情感:辅导员应注重自身情感修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阳光、向上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在面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时,以平和、耐心的态度给予帮助和支持,传递正能量。

提高情感表达能力: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是实现有效情感沟通的关键。辅导员要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辅导员的关心和爱护。

(二)把握情感沟通的时机与场合

抓住关键时机:在学生面临重大考试、竞赛、就业等关键节点,以及遭遇挫折、困难时,辅导员要及时介入,给予关心和鼓励。例如,当学生考试失利时,辅导员应主动与其沟通,倾听他们的烦恼,帮助分析原因,给予信心和动力。

选择合适场合:根据沟通内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场合。对于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可以选择在安静、私密的环境中进行沟通,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放松;而对于一些需要集体讨论和引导的问题,则可以选择在班级活动、座谈会等公开场合进行。

(三)运用多样化的情感沟通方式

面对面沟通:面对面沟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沟通方式之一。辅导员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要专注倾听学生的发言,保持眼神交流,给予适当的回应和反馈。同时,注意语气和措辞,营造轻松、和谐的沟通氛围。

线上沟通: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QQ 等,与学生进行线上沟通。线上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辅导员可以通过发布温馨提示、鼓励话语等方式,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增强情感互动。

组织活动沟通: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班会等,为情感沟通创造机会。在活动过程中,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参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交流分享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进一步深化情感沟通。

(四)构建情感沟通的长效机制

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制定详细的沟通计划,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每周安排固定时间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每月组织一次班级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设立反馈渠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反馈渠道,如意见箱、电子邮箱等,鼓励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辅导员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不断改进情感沟通工作。

加强家校合作: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和家庭环境。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情感沟通是高校辅导员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通过提升自身情感素养、把握沟通时机与场合、运用多样化沟通方式以及构建长效沟通机制等策略,辅导员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实效性,促进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情感沟通策略,以适应大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校辅导员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路径探索[J]. 吴迪;胡健.现代交际,2020(15)

[2]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就心理辅导能力而言[J]. 周政.才智,2016(21)

[3] 试析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J]. 林海.才智,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