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徐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摘要: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研究结合物理光学课程特点挖掘思政资源,探索教学方法。实践中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引导等方式,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思政水平。经教学实践,学生对课程兴趣提高,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
关键词: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教学实践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教学重要方向。物理光学作为专业基础课,蕴含丰富思政元素。开展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在传授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等,对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意义重大。
1.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1.1思政元素挖掘
在物理光学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是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重要基础。物理光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史素材,从牛顿对光的粒子性的研究到惠更斯对光的波动性的探索,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中体现着他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的思政元素。同时,光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如光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从古老的烽火台到现代的光纤通信,反映了人类智慧的传承与创新,这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而且,光学研究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不可忽视,众多科学家通过合作攻克光学难题,这种合作精神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物理光学理论方面,光的波粒二象性等概念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会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
1.2教学目标设定
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定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需求。从知识目标来看,学生应掌握物理光学的基本原理,如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在能力目标方面,除了具备分析和解决物理光学问题的能力外,还应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不同光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让学生学会对各种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思政目标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讲述国内在光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如我国在激光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道德,让学生明白在光学研究和应用中遵循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如在光学武器研发中的伦理考量。另外,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光的物理特性所反映出的哲学思想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2.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1课堂讲授融入
在课堂讲授中融入思政元素是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讲解光的干涉原理时,可以介绍历史上科学家们对干涉现象的研究历程,如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讲述他在当时不被理解的情况下坚持探索的故事,激励学生勇于追求真理。在讲到光的偏振时,可以联系现代的3D电影技术,强调光学技术对文化娱乐产业的推动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是主渠道,其他各类课程也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正如习主席指出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2.2实验教学渗透
在物理光学实验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在进行光的干涉实验时,要求学生严谨地操作仪器,准确地记录数据,这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的好机会。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光路调整困难等,这时候鼓励学生发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光学实验分组进行时,学生需要相互协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拓展实验,比如利用废旧光学器材进行简易光学仪器的制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2.3考核评价设计
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评价设计应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知识考核方面,要确保学生对物理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通过闭卷考试、作业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光的衍射、偏振等知识的理解。能力考核则侧重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实验考核中,观察学生对光学实验仪器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思政考核是重点也是难点,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课堂表现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思政相关话题的讨论,如对光学技术伦理问题的讨论。二是在课程论文中,看学生是否能够体现出思政素养,如在论述光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时是否体现出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精神。三是在小组项目中,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科学伦理道德的遵循情况。
3.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3.1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使物理光学这一原本抽象的学科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讲述光学历史故事时,像阿基米德利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烧毁敌军战船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光学的应用产生浓厚的兴趣。思政元素中的科学精神培养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当他们了解到科学家们为了探索光的奥秘不畏艰难时,他们也更愿意深入学习物理光学知识。此外,在课程中融入现代光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激光美容、光纤通信等,让学生看到物理光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思政元素中的文化自信培养也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国内光学领域的发展,进而增强了他们对物理光学课程的学习动力。
3.2思政素养提升
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在提升学生思政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爱国主义情怀来看,在课程中不断介绍中国在光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和科学家的贡献,如我国的神光系列高功率激光装置,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科学精神培养方面,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家们对光的研究历程,如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研究,明白了追求真理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团队合作意识方面,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实验分组,学生都能更好地与他人协作,懂得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在辩证思维能力提升上,通过学习光的波粒二象性等概念,学生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事物,提高了他们的思政素养。
3.3教学质量反馈
从教学质量反馈来看,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收到了多方面的积极评价。学生普遍认为,思政元素的融入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和有深度。他们不再觉得物理光学仅仅是一门枯燥的科学课程,而是能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精神力量。教师也反映,在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后,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参与度更高。例如在思政话题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效果来看,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不仅在物理光学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进步,在思政素养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这种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也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得到了学校和同行教师的认可。
结束语: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是一项长期且意义深远的工作。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未来需持续探索优化,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韩克祯,王本义,秦华,孙玉萍.TRIZ方法融入物理光学课程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2(10):221-222.
[2]田彩星.物理光学课程中的可视化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4):62-64.
[3]唐苗苗,杨蕴哲,李新忠. “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教育现代化,2021(70):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