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颜正伟 吴林橙 谢志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摘要:构建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该体系需综合考虑农村环境卫生的多方面因素,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维度。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农村环境卫生的实际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开展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依据,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水平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乡村振兴
引言:环境是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减少疾病、促进健康,最行之有效地措施就是让所有人都能得到良好的环境卫生状况。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愈发受到关注。良好的农村环境卫生不仅关乎农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这样的体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背景与意义
1.1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在一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许多村庄缺乏完善的道路系统,这不仅影响村民的日常出行,也不利于垃圾和污水的运输与处理。卫生设施不足,公共厕所数量少且卫生条件差,很多家庭的厕所仍然是简陋的旱厕,容易滋生蚊虫和传播疾病。垃圾随意丢弃现象较为普遍,缺乏有效的收集和分类机制,大量垃圾堆积在村边、河边等地,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美观。同时,水源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觑,部分农村的饮用水源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威胁,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
1.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构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首先,这有助于科学评估农村环境卫生的整体水平。通过量化的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为政府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其次,能够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明确的指标体系可以规范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标准可依。再者,对于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当村民能够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清晰地看到环境卫生的目标和标准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参与到环境整治行动中来,增强环保意识,共同营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2.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2.1构建原则
在构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这要求指标的选取和定义必须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农村环境卫生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例如,在选取反映垃圾处理情况的指标时,要依据环境科学中关于垃圾成分、处理技术等相关知识。系统性原则也至关重要,指标体系应涵盖农村环境卫生的各个方面,从基础设施到村容村貌,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要遵循可行性原则,指标的数据应易于获取、计算和分析,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操作的指标。
2.2构建方法
构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有多种。首先,可以采用文献研究法,深入查阅国内外关于农村环境卫生评价的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其次,运用实地调查法,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农村环境卫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现状、污水排放等情况,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从而确定符合农村实际的评价指标。还可以利用专家咨询法,邀请环境科学、农村发展等领域的专家,对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和完善,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指标进行筛选、调整和优化,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3.1基础设施指标
基础设施指标在农村环境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道路状况是一个关键方面,良好的道路不仅便于村民出行,也有利于垃圾和污水的运输。道路应具备一定的宽度、平整度和硬化率,能够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给排水设施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指标,完善的供水系统能够保证村民获得安全、清洁的饮用水,而排水系统则要能够有效收集和排放生活污水,防止污水横流造成环境污染。此外,电力和通信设施的覆盖程度也应纳入考虑范围,充足的电力供应保障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用电需求,通信设施的完善有助于农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从侧面反映农村的发展水平,这些基础设施的状况共同影响着农村的环境卫生水平。
3.2垃圾处理指标
垃圾处理指标是衡量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内容。其中,垃圾收集率是一个基本指标,它反映了农村垃圾收集工作的成效。高的垃圾收集率意味着大部分垃圾能够被集中起来,减少在村庄各处的随意丢弃。垃圾的分类情况也是关键指标之一,合理的垃圾分类有助于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理的压力。例如,可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类别。另外,垃圾处理方式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如是否采用卫生填埋、焚烧或者生物处理等科学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差异很大,卫生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对土壤、空气和水源的污染。
3.3污水处理指标
污水处理指标对于评价农村环境卫生意义重大。污水处理率是首要的指标,它体现了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比例。较高的污水处理率意味着更少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保护了农村的水体环境。污水的处理工艺也是重要指标,不同的处理工艺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如生物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化学处理工艺可以去除重金属等污染物。此外,污水排放的达标情况也是关键,排放的污水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水质标准,确保不会对农村的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污染,保障农村的水资源安全。
3.4村容村貌指标
村容村貌指标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的直观体现。村庄的绿化程度是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绿化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绿化应包括公共区域的绿化、道路两旁的绿化以及村民庭院的绿化等。房屋布局的合理性也是村容村貌的考量因素,整齐、有序的房屋布局使村庄看起来整洁美观,同时也便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另外,公共空间的整洁程度同样不容忽视,如村庄广场、活动中心等公共区域是否干净、卫生,没有垃圾堆积和乱涂乱画现象,这反映了村民的文明程度和环境卫生意识,直接影响着农村整体的环境卫生形象。
结语: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指标,能够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提供量化依据,促进农村环境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相关部门应重视该指标体系的应用,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平和,张普及,张鑫,等.县(市,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改革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20(16).
[2]汪进生,王艳玲,孙立娥.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研究与监测,2020,v.33(01):76-78.
[3]吕兆丰.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及对策建议[J].港口经济,2020,000(0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