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建筑企业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

作者

李奇

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单一粗放经营管理模式已逐步落后与淘汰,面对当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广大企业决策管理人员需全面引入业财融合经营管理理念,针对企业经营生产状况以及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分析与探究。企业各项实践经营活动开展,需从业财融合视角出发,详细梳理建筑企业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核心关键要点,制定更为科学恰当的企业业财融合方法,还要根据企业的具体状况,加快财务管理方法的转型与升级,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性控制,为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业财融合;建筑企业;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

1“业财融合”视频一下建筑企业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相应问题

1.1财务管理权责划分不够明了

广大建筑企业基本人员组成架构,通常会呈现出职能型结构运营模式,各个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特点都存在明显差别,部门在持续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对自身切身效益保持较高的重视度,这就导致建筑企业对于各个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效果不佳,甚至会面临诸多阻碍,日常工作只能借助企业最高层有效管控与调节项目利润。管理工作实践开展过程中,建筑企业大多是以分层管理机制组织开展,企业总部制定项目招投标计划、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签订项目承建合同、有效管理项目资金,打造一套完整详细系统管理策略。而各个项目部门便是深入研究工程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工作重心集中在项目建设施工组织、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操作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基础性内容。而在这当中工程项目造价方案,需要招投标部门开展方案编制工作,而材料的选配与采购则要交由采购部进行沟通与协商。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变更以及现场签证合同金额,需要企业商务部门进行现场洽谈。一部分建筑企业会通过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统筹协调,进而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做出合理优化,妥善解决项目建设施工所存在的各类问题,而项目建设所生成的整体利润,也可交由高层人员进行统筹管理,该种管理模式在成本控制以及人员综合管控方面往往不够理想。

1.2建筑企业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流程过于粗略

当今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费用支出,通常会参照价税分离的计价工作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项目投资进行预算和概算,切实开展预算管控工作,这是建筑工程事业较为主流的工程费用计价机制,为建筑工程企业投标报价数额的有效计算提供良好工具。由此看来,通过增值税对于各类工程项目各部分经济收入以及成本支出进行有效管控,发挥出较为良好的约束作用。

实际实现操作过程期间,一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对于增值税的认知水平不佳,仅会将其视为财务部门的工作范畴以内,企业当中未能形成系统化的综合管理理念,也未能打造详细完整的项目招投标、物资采购、计划编制、项目沟通等联动管控系统。项目投标阶段当中也未能作出有效管控,这就导致各类政策规划不够恰当合理,即使项目中标之后,也未能结合实际状况开展合同交底工作,施工作业开展各个流程衔接水平不佳,管控力度不足,进而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致使项目成本结算管理面临诸多阻碍。

1.3企业财务会计岗位信息化水平不佳

当今现代化建筑工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深入到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了解以及综合分析。若缺乏了现场实践核实以及深度分析,再加上专业知识较为匮乏,便无法结合方案设计图纸以及工程项目造价表,进行统筹综合性分析。管理内容当中未能综合判断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核心重要构成部分也存在明显欠缺,进而在日常工作过程期间出现工程造价项目与成本核实管理衔接效果不佳,引发较为不利的成本管控缺陷。

在日常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所反馈的进度工程量与反馈工作开展频率以及下游承包单位管理各项之间时常出现匹配度较差的状况,这极大地限制了会计岗位监督管理工作职能。除此之外,针对财务数据进行传输管理不够严谨正确,数据传输速度过慢,无法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应有参考。还会存在会计数据信息收集存在明显漏洞,进而让各项预算执行受到较大影响,并不能全面系统性展现出工程项目开展进度,无法掌握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支出具体状况。

2“业财融合”视角下建筑企业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2.1持续优化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组织架构、打造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

首先,广大建筑工程企业需加快企业财务与战略性方针政策的融合速度,通过优化服务组织,有效调整战略性经营发展目标。在预算规划、风险管控以及综合评价等方法的支持下,有效处理各类问题。再结合战略性发展规划不断提出各个项目经营生产目标,推动战略性规划发挥有效作用。引入建筑工程项目全面预算管控机制,对于项目运营过程、财务数据监测状况进行系统性分析。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抵御能力,针对建筑企业各类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进行整合分析,让企业管理部门的风险辨识能力以及风险防范能力持续提高,以及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状况,打造更加详细完善的管控制度。

其次,建筑工程企业可有效实现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等全面融合,促使财务与业务能够相互补足、协同共进,提升企业综合管理工作成效与品质。实际实践过程期间,基于管理会计以及项目财务数据,为各个部门业务开展进行针对性管控。日常工作当中,管理会计会结合各部分项目具体要求,推动企业战略性发展决策有效实施,针对项目建设施工中计划变更、成本控制以及内控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与价格税务相关部门需依照国家政府相应政策开展系统性分析,提高企业价格管控以及税务政策的理解水平,落实企业缴纳管理工作。各类建筑工程项目财务需结合各类施工技术以及经济管理具体状况,有效执行企业财务管理以及项目投资的具体工作内容,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落实系统化管理措施,保障工程项目综合质量成效,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威胁。

最后,广大建筑工程企业要依照自身经营发展战略性目标,有效调节自身经营发展规模,依据具体需求构建完整企业经营发展组织架构,与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系统化管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控水平、有效执行经济市场战略方针政策、扩大企业自身市场份额,进而以不同方向进行综合优化与分析,如此一来推动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为工程总承包合同落实实施创造良好条件。为有效分析当前项目的执行状况以及经济绩效,工作人员需对各类项目建设活动开展作出有效评判,进而让企业依据自身经营发展具体状况,有效调整自身组织形态,详细划分各项管理岗位的具体职责,对其责任主体的权责范畴作出有效界定。

2.2合理优化总承包项目业务流程

当今现代化建筑工程企业各部分项目产业需求持续发生变化,这也让市场价值随之改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出综合性分析与判断,进而对企业的业务活动开展流程进行合理调节。建筑企业财务人员需对各个项目进行系统性分析,掌握项目上下游企业链条的科学性与匹配度,为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并对造价工作开展过程作出恰当处理。借助财务管理综合处置机制,提高项目价值链的综合管控能力,让项目综合经济价值得到有效体现。

首先,现代化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创建应有的成本管控体系,结合各科经营项目成本管控数据,打造详细完整成分管控系统,有效融合当前主流工程计算基础规则,合理把控建筑工程产品具体价格,其中涵盖了工程项目利润以及税金等各部分内容。进而在建筑工程企业投标报价以及合同签订过程期间,深入考量各部分影响因素,开展系统性分析工作,进而在施工过程期间有效落实成本管控措施。工程项目建设持续开展过程期间,需通过成本管控措施的落实、造价预算以及财务核算成本管理,打造一套详细完整成本管控体系,让项目的综合营收水平不断提高,为企业创造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

其次,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机制。针对各个项目整个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在深入分析以及系统化管控过程中,让整个建筑工程得到全过程造价管理。除此之外,进一步优化各分包工程量的匹配分析工作,一旦发现工程量变更以及现场签证额外费用,就要做出优化调整工作。由于甲方所生成的额外费用则交由甲方进行处理可承担,供应商所生成的费用则不对其进行计量以及结算。切实组织开展增值税的协同化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若与甲方签订价税分离合同,那么与供应单位也要签订价税分离合同,一旦出现增值税下降,便可有效保障企业的综合效益。

最后,加大合同综合管控力度。在项目建设施工中成本管理需基于合同文件落实开展,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核心关键文件。基于造价控制角度出发,合同签订过程中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交流,进而对合同内容进行详细评审与分析,签订完毕之后也要落实执行合同交底工作流程,确保各方明确合同当中的细则。实际落实过程期间,需制定合同台账管理机制,针对合同旅行状况进行动态化监管,加大监督管控力度。

2.3逐步打造业财融合管理系统

逐步创建联动型业财融合管理系统。当今现代化建筑工程企业在项目组织开展初期阶段,需从不同方面落实管控措施,同时还要树立多个阶段的系统化管理机制,形成建筑工程企业多部门协同沟通交流渠道,提升企业协同化管控整体能力水平,促使各项工作高效落实与开展。

逐步组建较为完整的建筑工程企业财务管理基础。针对企业各项财务与业务进行系统化分析,进而打造详细完整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门需对建筑企业日常业务内容进行系统化分析,掌握各部分工作重点,有效调节工作开展核心关键内容,并绘制一套完整的财务指导文件,有效处理并分析财务核算数据。例如,工程项目验工计价工作过程中,需结合实际状况制定详细计量计价管控程序,计量计价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类资料,都要得到系统化分析,进而对合同进行上报与审核。而下游分包商以及供应单位要切实开展结算管理,依据实际状况落实结算管理措施,明确管理工作基本内容以及标准要求。

第三,有效编制完整会计报表。财务管理部门需全面收集财务以及非财务的各类信息收集,虽然绘制一套业财融合会计报表。组织开展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过程期间,需有效掌握不同建筑产品主要特点,进而在实际成本以及不同方向造价比对过程中,确保会计科目以及具体成本项目协同一致,满足多种需求管理报表绘制需求,提升各项工作开展综合效率鱼品质。

第四,加大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而出现问题,主要集中在方案设计变更、隐蔽性工程缺陷以及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等等,进而引发合同价款变动状况。这就需要财务人员针对合同变更所引发的影响进行全面评判,进而对预算报表当中数据信息作出有效改正,采取动态化的成本利润分析机制,这样让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项目变更对于项目收入所造成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有效保障企业的切身利益。

2.4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4.1有效引入信息化管理理论

在企业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通过信息化管理理论的有效融入与实施,可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建筑企业组织管理效能。这部分信息化管理理论涵盖了信息系统设计方法、运营模式、维护策略等方方面面,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信息通畅性以及各部门的沟通交流水平,为企业组织决策的更改、业务流程的优化带来支持与帮助,提供更为优质的客户服务。

2.4.2财务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理论应用方法

在当今的财务管理领域中,信息化管理可有效实现财务数据自动化处理以及实时分析成效,让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效率与财务数据精度更为理想,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的自动化处理能力。可自动完成财务报表绘制、资金分配等工作。

第二,信息技术实时动态化分析功能。针对各类财务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与监控,及时发现各类风险并作出应对。

第三,为决策制定提供支持。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有效分析并预测生产经营项目财务状况,进而为决策制定提供支持与参考。

3总结

广大建筑工程企业要逐步迈入到业财融合经营管控发展道路,依据各类实际状况与问题,有效融入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以及管理理念,通过业财融合逐步创建符合实际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预算管理等不同方面作出系统化分析,提升建筑企业业财融合综合能力水平,强化企业综合管控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汤谷良,夏怡斐.企业“业财融合”的理论框架与实操要领[J].财务研究,2018(02).

[2]田高良,高军武.数字经济时代业财融合的本质及价值创造思考[J].会计之友,2024(06).

[3]刘静.财务信息化视角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金融客,2023(03).

[4]李杰.基于财务信息化的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探析[J].财经界,2024(02).

[5]胡梦雪.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探讨[J].财经界,2019(33).

作者简介 :李奇(1989年1月1日-),女,汉族,山西长治,中级职称,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双清两拖欠财务监察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