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万馨阳
吉林省敦化市第一幼儿园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及未来学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深入剖析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系统阐述了培养幼儿专注力、自主学习、时间管理等学习习惯的策略,并结合幼儿园与家庭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助力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实践策略
1 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1.1 适应小学学习环境
小学的学习环境与幼儿园有显著差异,课堂时间延长、学习内容增多、教学方式更注重知识传授。幼儿若在幼小衔接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如专注听讲、按时完成任务等,能够更快适应小学课堂要求,跟上教学进度,减少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学习压力和不适应感。例如,具备良好专注力的幼儿在小学课堂上能够更集中精力听讲,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避免因注意力分散而错过重要内容。
1.2 提升学习能力与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幼儿学习能力和效率的重要保障。自主学习习惯使幼儿学会主动探索知识,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尝试解决,而不是依赖他人。合理的时间管理习惯能帮助幼儿规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条理性和计划性,避免拖延,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养成自主阅读习惯的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够自主阅读课本、课外书籍,获取更多知识,拓宽知识面,同时也锻炼了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1.3 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有助于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使其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而逐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强化学习动力,为未来长期的学习生涯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例如,当幼儿养成主动复习和预习的习惯,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学习成绩得到提升,这种成就感会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2 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2.1 专注力培养策略
(1)创设适宜环境
幼儿园和家庭应为幼儿创造安静、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例如,幼儿园设置专门的阅读区、手工区等,区域布置简洁美观,摆放适量的学习材料,避免因环境杂乱分散幼儿注意力。家庭中为幼儿打造独立的学习空间,保持房间安静,合理摆放桌椅和学习用品,让幼儿在专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活动。
(2)开展专注力训练活动
通过游戏、手工、拼图等活动训练幼儿专注力。如拼图游戏,根据幼儿年龄选择合适难度的拼图,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逐渐延长专注时间。在幼儿园开展“听指令做动作”游戏,老师快速说出一系列动作指令,幼儿需集中注意力准确执行,锻炼听觉专注力。家庭中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绘画、搭积木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专注于作品创作,不随意中断。
2.2 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挖掘幼儿兴趣点,通过故事、游戏、实验等方式将学习内容融入其中。例如,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如“会跳舞的盐”,让幼儿观察声音振动产生的奇妙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家庭中,家长可以根据幼儿对动物的兴趣,一起阅读动物科普书籍、观看动物纪录片,引导幼儿主动了解动物知识,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
(2)鼓励自主探索
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当幼儿提出问题时,引导其自己寻找答案。在幼儿园,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如“如何让植物长得更好?”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索解决。家庭中,家长可以让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如种植小植物,让幼儿自主照顾植物,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在实践中探索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3 时间管理习惯培养策略
(1)建立规律作息
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制定并执行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幼儿园按照小学上课时间,适当调整一日活动安排,增加集中教学时间,培养幼儿时间观念。家庭中,家长帮助幼儿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包括起床、睡觉、学习、玩耍等时间,让幼儿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例如,每天固定晚上8点半上床睡觉,早上7点起床,长期坚持,使幼儿的生物钟适应规律作息。
(2)设置时间限制活动
通过游戏或学习任务设置时间限制,让幼儿感受时间流逝,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在幼儿园,开展“一分钟挑战赛”,如一分钟跳绳、一分钟整理玩具等,让幼儿在竞争氛围中体会时间的宝贵。家庭中,家长可以给幼儿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如15分钟内完成一页口算题,逐渐培养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习惯。
2.4 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1)营造阅读氛围
幼儿园和家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幼儿园打造温馨的阅读室,摆放丰富多样的绘本、故事书等,定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家庭中设立家庭阅读角,摆放幼儿喜欢的书籍,家长以身作则,每天安排固定时间进行亲子阅读,为幼儿树立阅读榜样。例如,每天晚上7点到7点半为家庭阅读时间,家长和幼儿一起坐在阅读角阅读书籍,交流阅读感受。
(2)选择适宜读物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对于小班幼儿,选择画面简单、文字少的绘本,如《大卫不可以》;中班幼儿可选择情节稍复杂、具有一定想象力的故事书,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大班幼儿可以接触一些科普读物、桥梁书等,如《神奇的校车》系列。通过合适的读物激发幼儿阅读兴趣,逐步培养阅读习惯。
2.5 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园和家庭应保持密切沟通,建立有效的家园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分享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和经验,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教师及时反馈幼儿在园学习习惯表现,家长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双方根据反馈调整培养策略,形成教育合力。例如,幼儿园每月组织一次家长会,邀请专家进行学习习惯培养专题讲座,并组织家长交流经验;教师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共同促进幼儿学习习惯养成。
2.6 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有独特的性格、兴趣和学习特点,在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和家长要观察了解幼儿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对于专注力较弱的幼儿,可适当增加专注力训练强度和时间;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满足其发展需求。例如,在幼儿园分组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学习习惯差异进行分组,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带动能力较弱的幼儿共同发展;家庭中,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进度,调整学习计划和活动内容。
3 结束语
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实施专注力、自主学习、时间管理、阅读习惯等培养策略,并结合幼儿园和家庭的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学习习惯水平,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在未来的幼小衔接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家园合作,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持续巩固和强化学习习惯培养成果,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幼儿在良好学习习惯的陪伴下,开启精彩的学习之旅。
参考文献:
[1]邓琦.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探讨 [J]. 教育界, 2025, (03): 98-100.
[2]顾小天. 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基于立德树人的视角 [J]. 大学, 2024, (S2): 124-126.
[3]屈培培,张信.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 (34):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