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优化班主任队伍建设 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

作者

肖逸飞

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湖北省十堰市442500

摘要:班主任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其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当前中职班主任队伍建设存在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感强、培训与支持体系不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单一,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困境。为促进中职班主任专业发展,学校应采取减轻工作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完善培训与支持体系,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等对策,优化班主任队伍建设。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队伍建设;专业发展;对策

引言:班主任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对于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分析中职班主任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优化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感强

中职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涵盖教学、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工作量大、强度高,时常需要加班加点。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外,班主任还要处理班级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家校沟通等大量事务性工作。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内容和持续的高强度工作节奏,许多班主任感到身心俱疲,难以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不仅影响班主任的身心健康,也降低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导致班主任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工作质量和学生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倦怠感强烈的班主任缺乏专业学习和个人提升的动力,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我,个人成长停滞不前,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与支持体系不完善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化、常态化的班主任培训机制,培训内容单一、形式枯燥乏味,难以有效提升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部分学校提供的培训脱离班主任工作实际,未能针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给予指导和帮助,无法满足班主任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发展需求。同时,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足,缺乏情感关怀和压力疏导,班主任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无处寻求帮助,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逐渐消退。专业成长缺乏持续的动力支持,班主任难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专业发展陷入停滞。

(三)德育评价体系单一,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评价体系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方法简单、评价主体单一等方面。在评价指标设置上,过分强调学生违纪率、出勤率等量化指标,而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过程性评价和实质性评价关注不够。评价方法以行政考核为主,缺乏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同行评价等多元评价机制。同时,现有的评价体系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和特色性重视不足,容易导致班主任为完成考核而进行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在激励机制方面,学校缺乏对德育工作优秀班主任的有效激励措施,德育工作成效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激励政策联系不够紧密。部分学校甚至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使班主任缺乏开展德育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和缺失的激励机制,影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优化中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减轻工作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为了切实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学校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首先,应定期组织班主任参加德育理论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邀请德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班主任掌握现代德育理论和方法。重点学习“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树立民主、平等、尊重的德育观念。其次,学校可以通过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引入班级自治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减轻班主任的部分工作负担。此外,学校应加强对班主任的人文关怀,定期开展职业倦怠预防讲座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班主任及时疏导工作压力,维护身心健康。

建立班主任互助支持机制,定期组织班主任沙龙、读书会等活动,促进班主任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情感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1]。最后,学校还应关注班主任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鼓励班主任根据自身特点和专长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帮助其不断拓宽职业视野,提升专业能力。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学校可以为班主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激发工作的内在动力,为班主任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完善培训与支持体系

构建完善的班主任培训与支持体系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学校应制定系统化、多元化的班主任培训计划,针对班主任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业培训活动[2]。培训内容应涵盖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沟通技巧、教育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采用讲座、研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在线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可以聘请教育专家、心理学家、优秀班主任等开展专题讲座和经验分享,为班主任搭建高质量的学习平台。

同时,学校还应完善班主任工作的支持机制。建立班主任与学校管理层、任课教师、家长之间的多向沟通渠道,加强各方协作配合,及时解决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班主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最后,学校还可以设立班主任发展基金,为班主任的专业学习、教育教学研究、班级管理创新等项目提供经费支持,鼓励班主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健全的激励机制是保障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石。学校应深化班主任考核评价改革,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察班主任的工作实绩、能力素质、学生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班主任的工作表现。在设置评价指标时,既要关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量化指标,如学生出勤率、文明礼仪等,更要重视班主任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的工作成效,如学生品德养成、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特长培养等。

评价结果应与班主任的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等紧密挂钩,建立科学规范的激励约束机制[4]。对于表现优秀的班主任,学校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增强班主任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学校还可以开展优秀班主任事迹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营造尊重班主任、学习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激发更多班主任争做优秀班主任、追求卓越的精神动力。

结语

优化中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方面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和职业幸福感,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在中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和督导作用,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班主任成长成才提供广阔舞台,让班主任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铸就辉煌,为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钧,蔡文伯.新时代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突破[J].职业技术,2024,23(04):14-19.

[2]罗雯,赵通,闫志利.中职学校高质量建设班主任队伍的长效机制[J].职业教育,2023,22(24):34-37.

[3]倪磊.中职院校班主任队伍职业能力建设[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10):177-179.

[4]马平.浅议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队伍建设[J].科教导刊,2021,(0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