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提高企业网络安全管理能力对策分析

作者

王靖宇

长春金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

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进步,企业运营对于网络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深,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新时期的企业正面临着传统和新型安全风险相互交织的考验,云计算这一新技术的运用更是加大了安全管理的复杂程度。所以,深入探讨提升企业网络安全管理能力对策对于确保数据安全、保持业务连续性和提升企业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而来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呈复杂多元之势。一方面,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被广泛运用,企业业务流程逐渐向线上转移,运营效率显著提高,使网络安全边界日益拓展,企业内部网络、移动终端、云端服务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均成为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门户,网络安全管理范围与难度也在以几何级数递增。另一方面,网络安全威胁也在以空前的速度演进和升级[1]。传统病毒入侵、数据泄露和恶意软件攻击仍在肆虐,勒索软件攻击、供应链攻击、APT等新威胁不断出现,攻击者技术手段越来越专业化和隐蔽化,通过零日漏洞和AI产生恶意代码让商家防不胜防。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因为网络安全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都在不断攀升,企业所承受的安全风险压力也在日益增大。

二、新时期提高企业网络安全管理能力对策

(一)建设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建设良好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构筑安全防线奠定了基础,企业需要用系统化思维对安全管理进行协调,需要建立一个涵盖网络安全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这包括数据的安全管理、访问的控制以及终端设备的管理等详细规定,并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和安全标准,以确保管理流程是有序的。之后,优化组织架构并成立专职网络安全管理部门,以统筹技术、运维和法务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破除信息孤岛和提高跨部门协作效率,同时建立责权明确的责任制度,实行网络安全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细到岗,细到人,形成人人参与、层层落实的管理格局,企业要建立安全管理动态流程[2]。定期对网络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找出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威胁,并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不断更新管理策略,通过合规性审查保证企业安全管理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引入第三方审计机制独立评价管理体系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和整改管理漏洞。以金融企业为例,通过构建涵盖总部和分支机构的分级管理体系、统一安全策略和操作流程、定期合规审计和风险评估等措施,成功减少由于管理疏漏而造成数据泄露的风险,确保核心业务安全平稳地运行。

(二)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防护能力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防护能力,是防御网络攻击最核心的方法,企业需要根据其业务特点和安全需求建立多层次、智能化技术防护体系,在基本的防护措施中,可以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和防病毒软件等传统的安全工具,为抵御外界的攻击提供了首要的防护屏障。同时,加强对内部网络的隔离与访问控制,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PN)、零信任架构(ZTA)等技术,实现对终端设备、用户权限的精细化管理,防止内部威胁扩散,在AI和大数据的推动下,企业要积极推出智能化安全防护工具[3]。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网络流量,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实时发现异常活动并确定潜在攻击,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安全日志的关联分析,促进安全事件根源的迅速定位,部署威胁情报平台及时掌握外部安全威胁信息以达到主动防御的目的。以制造企业为例,该制造企业部署AI驱动端点检测和响应(EDR)系统并结合威胁情报数据成功截获多起工业控制系统勒索软件攻击事件,规避生产线瘫痪和数据丢失等问题,企业也需要关注新兴技术应用所引发的安全风险问题,例如强化云安全防护和物联网设备漏洞管理,以保证技术防护体系能够跟上时代步伐。

(三)完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

优化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是企业减少安全事件损失,确保业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需要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保证遇到网络攻击或者安全事件时能迅速做出反应并进行有效应对,建立完善应急预案,确定应急响应流程,部门职责分工和处理措施,覆盖了数据泄露,系统瘫痪和勒索攻击的常见情景,定期举办应急演练,模拟实际攻击情景,验证预案可行性,加强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依据演练结果优化改进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期间,企业要建立事件快速检测和通报机制。通过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SIEM)对网络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检测到不正常情况,系统会立刻发出警告,并按照预定的程序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建立应急响应专业队伍,并结合外部安全专家和执法机构资源,迅速分析和处理安全事件并及时阻断攻击和恢复系统运行。比如,当一家互联网企业遇到大规模DDoS攻击的时候,就会通过发起应急预案来快速调用云防护资源清理流量,同时协调运营商对网络策略做出调整,几个小时之内恢复业务,使业务中断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企业需要注重对安全事件进行事后复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防护措施,杜绝类似事件重演。同时,企业还应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构建全员参与的网络安全防护网,提升整体抵御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企业需要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管理的意义所在。我们要根据自身条件,把各种应对措施落实到实处,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能力,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实现数字化浪潮下安全和发展均衡并进。

参考文献:

[1]王炳翔.中小企业网络安全管理模型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4(11):91-95.

[2]姚柔娜.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现状及优化路径[J].中国宽带,2024,20(12):58-60.

[3]玛依热·尼亚孜,布加娜提·买买提.防火墙技术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5,26(06):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