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人工智能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
崔晶晶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徐村小学 河北邯郸057750
关键字:人工智能;课堂教学;实践路径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正在重构传统教学模式。在 “双减” 政策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交互性与数据处理能力,为破解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记忆难、语境创设不足、个性化指导缺失等痛点提供了创新方案。通过智能语音评测系统、AI 互动对话机器人、虚拟现实(VR)教学平台等智能工具的实时互动、精准数据反馈和沉浸式场景创设功能,既能贴合小学生具象化、游戏化的认知特点,又能突破课堂时空限制,将传统的 “填鸭式” 教学转变为动态生成的探究式学习,让英语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本文将从智能互动教学、数据驱动决策、虚拟情境创设、分层学习支持四个维度,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具体阐述人工智能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智能互动工具激活课堂参与
小学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传统 “教师讲、学生听” 的模式容易导致课堂沉闷。人工智能互动工具能通过游戏化设计和即时反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儿童认知心理学中的 "多感官刺激理论" 为依据,AI 技术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交互,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在教授三年级 “Colors” 单元时,教师可引入搭载图像识别技术的 AI 白板系统,打造沉浸式英语学习场景。学生手持彩色卡片对准摄像头,系统不仅会立即用英语说出对应颜色名称,还会播放趣味儿歌。例如,当展示红色卡片时,屏幕同步出现 “Red, r e apple s r 的动画场景,同时伴有轻快的音乐节奏。系统还会实时生成学习报告,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如互动次数、回答正确率等,方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让原本枯燥的单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小游戏环节可借助 AI 语音互动设备实现分组竞赛。教师设定 “单词接龙” 任务后,AI 设备能识别各组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自动记录得分并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当学生发音偏差时,设备会温和纠正:“Try again,it's 'blue' not 'bloo'”,既保护学生积极性,又强化了发音训练。某实验班级使用该模式后,课堂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比例从 40% 提升至 85%,单词认读正确率提高 27%。
、情境化教学突破应用瓶颈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工具,其学习成效高度依赖真实语境的浸润。然而,传统课堂受时空与资源限制,往往难以创设丰富多元的生活化场景,学生仅能通过课本对话与机械演练接触语言,导致语言运用能力与实际需求脱节。AI 虚拟情境系统的出现,为破解这一教学困境提供了创新路径。该系统基于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与三维建模技术,能构建高度拟真的沉浸式学习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语言场景,在模拟交际中自然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以四年级 “At the restaurant” 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充分运用 AI 虚拟情境系统,一键启动逼真的虚拟餐厅场景。系统界面呈现色彩绚丽、细节考究的餐厅环境,桌椅餐具摆放整齐,背景音中交织着轻柔的音乐与邻桌食客的交谈声,瞬间将学生带入英语交际氛围。在角色选择环节,学生不仅能选择经典的 “顾客”“服务员” 角色,还可扮演餐厅经理、美食评论家等拓展角色,极大激发学习兴趣。当学生以 “顾客” 身份说出 “Iwant a hamburger” 时,通过 AI 动态语义分析技术驱动的虚拟服务员,会依据预设对话逻辑自然回应 “Howmany amburgers o ou eed?” 。若学生出现语法错误或表达生硬等问题,系统不仅会弹出提示框给出 “Maybeyou can say 'I'd like a hamburger' more politely” 的礼貌用语建议,还会通过高亮显示错误词汇、提供语音示范朗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修正问题,实现即时反馈与精准指导。
系统还能根据教材内容拓展场景难度,从点餐基础对话逐步升级到投诉处理(“This food is cold”)、推荐菜品(“What do you recommend?”)等复杂交际。某学校实施该模式后,学生在期末口语测试中 “情景对话”部分的平均分提高 11.3 分,83% 的学生能主动用英语描述生活场景。
三、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课堂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直接影响学习效果。AI 评价系统能从多个维度为学生提供立体反馈,超越传统的 “对错” 判断。在二年级 “Anim 单元的绘画创作课上,教师提前在 AI 教学平台设定评价标准,涵盖图画内容与英语表达两大核心维度。 我的动物朋友” 作品后,系统立即启动智能识别与分析程序:一方面,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精准定位图 中的动物,并在画面角落自动标注对应的英语单词;另一方面,结合语音识别模块对学生的介绍进行实时分析,从发音准确度、语调流畅度、语法规范度、词汇丰富度四个层面生成量化评分。
以学生小轩的创作为例,他描绘了一只斑斓猛虎,并语音介绍:“This is a tiger. It's big.” 系统在 0.3秒内完成评估,除了即时标注 “tiger” 单词外,还生成了可视化的评价报告:发音清晰度维度,用绿色波浪线标出 “tiger” 的标准发音;句子完整性维度,以红色下划线提示 “It's big” 可优化为更完整的 “It'sa ig iger”;同时在报告末尾附上鼓励性评语:“Your ronunciation f tiger' s reat! ry o ay It'sa big tiger' next time。” 这份包含文字标注、语音波形图对比、语法解析的动态报告,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定位学习薄弱点,还能通过扫码分享功能,让家长同步了解孩子的课堂表现,真正实现家校协同的精准化学习指导。
人工智能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核心是通过技术赋能实现 “以学定教”。当智能工具承担起重复性、机械性的教学任务后,教师能将精力更多投入到情感互动、思维引导和创造性教学设计中,最终实现 “技术为桥、人文为魂” 的高效课堂生态。
参考文献:
[1] 王芳。人工智能助力课堂减负增效 [J].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 (5): 8-10.
[2] 李明。长宁的语言教学课堂上,来了个 “小助手”„„[J].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24 (7): 11-13.
[3] 陈静。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创新思考 [J]. 山西日报数字报,2025 (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