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优化的图论建模与仿真
赵高林
210381198410140816
一、引言
高层建筑具有人员密集、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消防疏散难度极大,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如何优化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提高疏散效率,成为消防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图论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将图论应用于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优化,能够将复杂的建筑空间结构和人员疏散过程抽象为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为疏散路径的科学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二、图论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图论中的路径是指由一系列节点和边组成的序列,从一个起始节点出发,经过若干中间节点,最终到达目标节点。路径的长度可以用边的数量或边的权重来衡量。权重可以表示距离、通行时间、通行能力等因素。在消防疏散中,路径长度可以根据通道的实际长度、人员通过该通道所需的时间等确定权重,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不同路径的优劣。
图论中的最短路径问题、最大流问题等经典问题及其算法,如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弗洛伊德(Floyd)算法、福特-富尔克森(Ford-Fulkerson)算法等,为解决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优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三、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的图论建模
(一)建筑空间结构的图论抽象
高层建筑的空间结构复杂,在进行图论建模时,首先需要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抽象。将每个房间、走廊交叉口、楼梯口、疏散出口等视为一个节点,节点的位置根据其在建筑中的实际坐标确定。然后,根据空间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边。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建筑空间结构,还需要为边赋予权重。边的权重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通道的实际长度、宽度、坡度、通行能力等。通过合理地抽象和赋权,将高层建筑的空间结构转化为一个加权图,为后续的路径优化提供基础。
(二)疏散约束条件的建模
在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过程中,存在诸多约束条件。人员密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人员密集的区域,人员移动速度会受到限制,疏散时间会增加。疏散出口的数量和容量也对疏散路径选择有重要影响。每个疏散出口都有一定的最大通行能力,在建模时,可以将疏散出口作为目标节点,并为其设置容量限制。此外,火灾发生的位置和蔓延方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模型中,可以通过设置危险区域和禁止通行边来表示火灾的影响。一旦某个区域被火灾波及,将该区域对应的节点设置为不可通行,从而避免人员选择危险路径进行疏散。
(三)目标函数的确定
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优化的目 内将所有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因此,在图论模型中,目标函数可以设定为所有人员从起始 间最短。同时,目标函数还需要满足人员流量守恒、疏散出口容量限制等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将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规划问题,便于运用图论算法进行求解。
四、基于图论的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仿真
(一)仿真模型的构建
基于图论建模的结果构建仿真模型,仿真模型需要模拟人员在建筑内的疏散行为,包括人员的移动速度、路径选择策略等。可以采用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将疏散过程划分为一系列离散的时间步,在每个时间步内,根据人员的当前位置和周围环境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选择下一个移动的节点。人员的移动速度可以根据通道的类型、人员密度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路径选择基于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或其他优化算法,在每个时间步都评估周围的路径,并选择最优路径进行移动。
(二)仿真算法的选择与应用
在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仿真中,多种图论算法可用于路径优化和仿真计算。迪杰斯特拉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单源最短路径算法,适用于寻找从一个起始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在疏散仿真中,可以为每个人员计算从其当前位置到各个疏散出口的最短路径,作为其路径选择的参考。弗洛伊德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任意两点之间最短路径的算法,通过动态规划的方法,在时间复杂度 O(V^3)内计算出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弗洛伊德算法的计算量较大,在仿真前预先计算好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可以提高仿真速度。对于考虑人员流量和疏散出口容量限制的情况,福特-富尔克森算法等最大流算法可以优化疏散路径分配。最大流算法通过寻找网络中的最大流,确定在给定条件下能够通过的最大人员流量,从而为疏散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
(三)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评估
通过仿真模型和算法的运行,可以得到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过程的模拟结果,包括人员疏散时间、各路径的人流量分布、疏散出口的使用情况等。通过分析疏散时间,可以判断当前的疏散路径规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各路径的人流量分布可以反映疏散过程中人员的流动情况,若某些路径人流量过大,可能会导致拥堵,影响疏散效率。疏散出口的使用情况可以帮助评估出口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充分发挥了其疏散能力。
五、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优化策略(一)动态路径规划策略
在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过程中,火灾情况和人员分布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采用动态路径规划策略至关重要。基于实时监测的火灾信息和人员位置信息,不断更新图论模型中的危险区域、禁止通行边以及人员密度等参数。然后,重新计算最优疏散路径,并及时向人员发布路径引导信息,提高疏散效率和安全性。
(二)多目标优化策略
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路径优化不仅要考虑疏散时间最短,还应综合考虑其他目标,如疏散过程中的人员安全、疏散成本等。因此,采用多目标优化策略是必要的。同时,考虑疏散过程中对建筑设施的损坏程度,尽量选择对建筑结构影响较小的路径,降低疏散成本。通过多目标优化,可以得到更全面、更合理的疏散路径方案。
(三)群体协同疏散策略
高层建筑内人员众多,可以将人员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如按照楼层、房间位置等进行划分。每个群体设置相应的引导人员,负责组织和引导本群体人员进行疏散。在疏散过程中,各群体之间通过通信设备保持联系,协同规划疏散路径。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群体行为模型,模拟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优化群体协同疏散策略。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图论理论,通过将高层建筑空间结构抽象为图结构,建立了科学的图论模型,并研究了基于图论的疏散路径仿真方法。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模型构建方面,虽然考虑了多种因素,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际情况,如人员的个体差异、火灾的不确定性等,还未能充分体现。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图论模型,纳入更多的实际因素,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荆 泽 涛 . 基 于 AHP-LS 法 的 超高 层 建 筑 施 工 消 防 安 全 管理 风 险 等 级 评 价 [J]. 四川 水泥,2025,(04):24-27+34.DOI:10.20198/j.cnki.scsn.2025.04.013.
[2]李嘉.高层建筑消防疏散难点及优化策略[J].今日消防,2025,10(03):95-97.
[3]陆金梅.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宣传困境与路径优化[J].今日消防,2024,9(0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