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融合教育理念简析小学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方法

作者

周菡娴

苏州市吴中区石湖实验小学 215168

摘 要:近年来,融合教育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主题式情境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促进学生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融合教育理念下小学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的方法,如创设多元、趣味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资源优势,进而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主题式;融合教育;小学英语

引言

融合教育是一种强调多样性与包容性的教育理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单一,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基于融合教育理念的主题式情境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

一、创设多元、趣味化的实践活动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创设多元、趣味化的实践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情境,如购物、旅游、就医等,让学生扮演顾客、售货员、医生、病人等不同的角色, 并提供相关对话示例或句型,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给学生布置具体的讨论任务,让每个小组在全班展示讨论结果,用英语进行汇报。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个适合的项目主题,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小任务,还可以设计一些词汇游戏,如单词接龙、拼字比赛等,帮助学生巩固单词记忆。组织一些如单词拼写比赛、语法问答比赛等英语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际场景中学习,如参观动物园、博物馆等,用英语进行讲解和讨论,并设计一些户外英语游戏,如寻宝游戏、定向越野等,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英语[1]。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Unit 1 In class》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布置模拟真实课堂环境,包括课桌、椅子、黑板、教师讲台等,准备相关apple, book, teacher, student等图片卡片,设计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的道具。教师可以设计Classroom Scavenger Hunt(教室寻宝游戏),事先在教室各处放置一些与课堂有关的英文单词卡片,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寻找,找到后需正确读出单词并简单造句,还可以互动白板游戏,引入新词汇和句型,如"Where is the book?" "It's on the desk."使用互动白板展示不同教室内的物品图片,并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它们的位置,教师示范后,邀请学生上台操作,其他学生提供反馈。

二、发挥网络和多媒体资源优势

当前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利用这些现代化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多种形式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合作,还可以使用教育技术工具进行在线实时互动教学,通过屏幕共享功能展示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即时沟通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通过VR体验不同的文化场景,如访问一个英语国家的市场或公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使用在线故事创作平台让学生创作自己的英文故事,促使学生练习写作技能,通过插图和文本的结合来表达创意[2]。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Unit 2 In the library》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与图书馆相关的视频,如图书馆的日常运作、图书分类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通过动画或PPT展示图书馆内部布局和图书分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图书馆的功能和规则,还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进行图书馆规则的教学游戏,如“找出错误行为”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

三、构建生活情境主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融合教育理念和主题式情境教学法,构建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创造一个包容、互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日常生活习惯等,选择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购物、旅行等常见的生活场景,还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时事热点作为主题情境,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趣味性。教师应围绕主题情境,整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确保学生在情境中全面接触和使用英语,并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如模拟购物对话、制作家庭介绍手册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变化,灵活调整主题情境的设计和内容,确保教学始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情境教学中有所收获。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教学时,农场是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景,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有过农村或农场的经历,或者是否对动物感兴趣,进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此外,还可以选取与农场相关的时事热点如农业科技的发展、动物保护等作为主题情境,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具体的教学中应围绕农场主题,整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确保学生在情境中全面接触和使用英语,积极设计农场导游介绍农场、制作农场动物卡片等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英语[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题式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天然规律,而且与融合教育理念相契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互动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以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设计出更多富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并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学生的多元化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国花.融合视阈下小学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14):49-51.

[2]罗佳妮.浅谈小学英语主题情境教学的意义及实践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3):70-72.

[3]李春子,朱良云.赏异域风情品多元文化——译林版《英语》六(下)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单元主题情境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设计,2022,(1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