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

贾贞现

云南省镇雄县刘家坡煤矿有限公司 云南昭通 657200

煤矿瓦斯防治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瓦斯爆炸事故的危害极大,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生产。本文将探讨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的重要性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不仅影响经济效益,更涉及社会稳定。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存在瓦斯、煤尘、火灾等多种危险因素,其中瓦斯事故尤为突出。因此,加强通风安全管理与瓦斯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井下作业空间封闭,空气流通受限,容易积聚有害气体和粉尘。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稀释和排出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同时降低粉尘浓度,改善作业环境。通风系统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确保风量充足、风流稳定,避免出现通风死角。此外,通风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也不容忽视,任何设备故障或风路堵塞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通风系统失效的风险。

其次,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一旦浓度超标,遇明火或电火花极易引发爆炸。瓦斯事故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方面,要加强瓦斯监测预警,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实时监控系统,确保瓦斯浓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瓦斯抽采技术,通过预抽采或边采边抽的方式,降低煤层瓦斯含量。此外,矿工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也不可或缺,提高其对瓦斯危险性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通风管理与瓦斯防治需要紧密结合。通风系统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瓦斯的积聚和扩散,而瓦斯的分布又反过来影响通风方案的设计。例如,在高瓦斯矿井中,需采用分区通风或局部增压通风技术,防止瓦斯异常涌出。同时,通风系统的优化也能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减少安全隐患。此外,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压力和含量往往随之上升,这对通风和瓦斯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管理策略,确保安全措施始终有效。

最后,技术创新是提升通风安全和瓦斯防治水平的关键。近年来,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应用为安全管理带来了新机遇。例如,智能通风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调节风量,提高通风效率;无人机巡检技术能够快速排查通风设施隐患;大数据分析则有助于预测瓦斯突出风险。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安全管理的精准性,也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安全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煤矿瓦斯灾害发生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瓦斯浓度是影响瓦斯爆炸的首要因素。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爆炸极限为 5%~16%0 。当瓦斯浓度低于 5% 时,混合气体中可燃成分不足,无法形成爆炸;当浓度超过 16%时,氧气含量相对不足,也不能发生爆炸。最危险的浓度范围是 9.5% 左右,此时爆炸威力最大。在实际生产中,必须通过加强通风、瓦斯抽采等措施将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氧气浓度是瓦斯爆炸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实验表明,当氧气浓度低于 12% 时,瓦斯混合气体就不会发生爆炸。正常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21% ,因此在煤矿井下必须特别注意通风系统的有效性,防止局部区域因通风不良导致氧气浓度降低或瓦斯积聚。同时,在采用惰性气体防灭火技术时,也要严格控制氧气浓度,避免进入爆炸危险区。

引火温度是引发瓦斯爆炸的直接诱因。瓦斯的最低点燃温度为 650–750°C ,但实际井下环境中,明火、电气火花、摩擦火花、静电放电等都可能成为点火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瓦斯中存在煤尘时,点燃温度会显著降低。因此,煤矿必须严格管控火源,包括禁止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控制机械摩擦等。

地质因素对瓦斯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煤层瓦斯含量受埋藏深度、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等因素制约。一般来说,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增大,瓦斯涌出量和突出危险性也随之提高。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带往往是瓦斯异常涌出的高发区域。此外,煤层透气性差、顶底板岩性致密等地质条件会阻碍瓦斯逸散,增加灾害风险。

三、煤矿瓦斯防治技术

(一)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1.瓦斯浓度监测与控制

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瓦斯浓度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内瓦斯浓度变化。通过安装瓦斯传感器,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瓦斯浓度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同时,应严格控制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避免瓦斯积聚。

2.通风管理

通风是控制瓦斯浓度的有效措施。煤矿企业应制定科学的通风管理方案,确保矿井内通风畅通,将瓦斯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通风系统应具备足够的通风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有效降低瓦斯浓度。

3.封堵措施

封堵是防止瓦斯泄漏和积聚的重要手段。煤矿企业应对矿井内的瓦斯泄漏源进行封堵,如封闭采空区、封闭废弃巷道等。同时,应加强瓦斯管道、设备连接处等易泄漏点的检查和封堵工作,确保瓦斯不泄漏到矿井内。

4.引排措施

引排是将瓦斯引导至安全地点进行处理的有效方法。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引排系统,将矿井内的瓦斯引导至专用排放巷道或抽放系统进行处理。引排系统应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有效引导瓦斯。

(二)综合运用封堵、引排、抽放措施

1.封堵与引排相结合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将封堵与引排相结合,既要封闭瓦斯泄漏源,又要将瓦斯引导至安全地点进行处理。对于封闭的采空区和废弃巷道等区域,应加强引排系统的建设,确保瓦斯能够被有效引导和处理。

2.抽放措施的应用

抽放是将瓦斯从矿井内抽出并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抽放系统,将矿井内的瓦斯抽出并送至地面进行处理。抽放系统应具备高效、稳定、安全的特点,确保能够有效地降低矿井内的瓦斯浓度。

(三)加大安全培训力度

1.加强员工安全培训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瓦斯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培训内容应包括瓦斯的性质、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瓦斯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2.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井下火源防治

1.严格火源管理

煤矿企业应严格火源管理,禁止在矿井内吸烟、使用明火等行为。同时,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电气设备不成为火源。

2.配备灭火器材和设备

煤矿企业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设备,如灭火器、灭火砂箱等。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和水源供应系统,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工作。

结论:煤矿瓦斯防治技术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采取综合运用封堵、引排、抽放等措施以及加强安全培训和井下火源防治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欢.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技术探究[J].能源与节能,2024,(04):198-201.

[2]张露,肖剑.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技术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3,(19):146-148.

[3]周连松.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瓦斯防治技术[J].矿业装备,2023,(09):111113.

[4]周志翔.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事故防范措施分析[J].能源与节能,2021(07):135-136.

[5]张雨霆.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对策[J].矿业装备,2021(0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