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技术对比分析
周佳 傅安康
中腾智信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因其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高层建筑、大型场馆、桥梁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焊缝作为钢结构连接的关键部位,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焊缝存在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渣等,可能会导致钢结构在受力时发生断裂,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对建筑钢结构焊缝质量进行准确检测至关重要。目前,建筑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技术多种多样,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本文旨在对这些检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为实际工程中的检测技术选择提供依据。
1.常见建筑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技术
1.1 射线检测(RT)
射线检测利用 X 射线或 γ 射线穿透焊缝,因焊缝内不同缺陷对射线吸收能力有别,穿透后底片呈现深浅不同影像,以此检测内部缺陷。其优势显著,检测结果直观,能精准呈现缺陷形状、大小与位置,对气孔、夹渣等体积型缺陷检出率高,且结果可长期保存便于追溯复查。但该技术也有不足,射线有辐射危害,检测需严格防护;设备笨重、成本高;周期长,不适用于大型结构快速检测,对裂纹等面积型缺陷检出率低。适用于薄焊缝检测,常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等重要结构。
1.2 超声检测(UT)
超声检测基于超声波在焊缝中传播的特性,当超声波遇到缺陷时,会产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通过接收并分析反射波信号,就能判断焊缝中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其优点众多,对人体无辐射危害,安全性高;检测设备相对轻便,便于携带与操作;检测成本较低;对面积型缺陷,如裂纹等检出率较高;检测速度快,适合对大型结构进行快速扫描检测。但该技术也有缺点,检测结果不够直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判断;对焊缝表面粗糙度要求高,需进行表面处理;对一些复杂形状的焊缝检测存在一定困难。超声检测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钢结构焊缝检测,尤其适用于厚度较大的焊缝和现场检测。
1.3 磁粉检测(MT)
磁粉检测利用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中被磁化的原理,磁化后焊缝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处会产生漏磁场,漏磁场会吸附施加在焊缝表面的磁粉,形成磁痕,从而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该技术优点显著,检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对焊缝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等缺陷检出率很高;检测结果直观,易于观察。不过,它也有局限性,只能检测铁磁性材料的焊缝,对非铁磁性材料无效;检测深度有限,一般只能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约 1-2mm 的缺陷;检测后需对焊缝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残留磁粉。磁粉检测主要用于铁磁性材料建筑钢结构焊缝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如桥梁、建筑框架等。
1.4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借助液体的毛细现象,将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涂抹在焊缝表面,渗透液会渗入焊缝表面的开口缺陷中,之后去除表面多余渗透液,再涂抹显像剂,显像剂将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出来,在光照下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此技术优点是不受焊缝材料磁性的限制,可检测各种材料的焊缝;检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表面开口缺陷检出率较高;检测结果直观。但缺点也不容忽视,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对埋藏缺陷无效;检测过程耗时较长,包括渗透、清洗、显像等步骤;检测后需清理焊缝表面,去除残留的渗透剂和显像剂。渗透检测适用于各种建筑钢结构焊缝的表面开口缺陷检测,特别是对一些非铁磁性材料的焊缝检测。
2.新兴建筑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技术
2.1 相控阵超声检测(PAUT)
相控阵超声检测采用多个小晶片组成阵列换能器,通过控制每个晶片的激发时间和相位,实现对超声波束的聚焦和偏转,进而对焊缝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扫描检测。该技术具有诸多优势,拥有更高的检测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检测出更微小的缺陷;可实现对复杂形状焊缝的检测,无需频繁移动探头;检测结果能以图像形式显示,更加直观清晰;检测速度快,效率高。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设备成本较高;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经过专业培训;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相对复杂。相控阵超声检测适用于对检测精度要求较高的重要建筑钢结构焊缝检测,如大型体育场馆、高层建筑的核心筒焊缝等。
2.2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利用超声波在缺陷端部的衍射现象来检测缺陷,当超声波遇到缺陷时,会在缺陷的上下端部产生衍射波,通过测量衍射波的传播时间差,就能确定缺陷的高度和位置。该技术优点突出,检测精度高,能准确测量缺陷的尺寸和位置;对裂纹等面积型缺陷的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一次扫描可覆盖较大的检测范围;检测结果不受焊缝余高的影响。不过,它也有缺点,对近表面的缺陷检测存在盲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设备价格相对较高。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常用于对建筑钢结构焊缝内部缺陷的定量检测,特别是对厚板焊缝的检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对保障建筑安全意义重大。常见检测技术,如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检测,各有优缺点与适用场景,实际工程需综合焊缝材料、厚度等因素选合适技术。新兴的相控阵超声检测和 TOFD 检测精度与效率更高,但设备成本高、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严。随着科技进步,该检测技术会持续完善发展。未来要加强对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提升检测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为建筑钢结构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更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伟.建筑钢结构焊缝质量数字化检测研究[J].新材料·新装饰. 2025(10):179-182
[2]刘焕喜,刘杰,池泉智.分析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4(01):112-114
[3]王龙飞.建筑钢结构施工焊缝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J].中国厨卫.2024(1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