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字资源赋能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探析

作者

王丽君

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733000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以“听说读写”为基本技能的语言,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入口与关键。然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中,听力教学仍存在内容陈旧、手段落后、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无法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资源在教学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听力素材,还实现了互动体验、智能反馈、个性调控等功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因此,深度挖掘数字资源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潜力,探索切实可行的策略,对于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前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兴趣薄弱

当前许多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仍依赖课本附带的磁带、光盘等传统材料,这些内容往往语速固定、语调单一、情境缺乏真实感,无法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中,枯燥的音频播放极易造成疲劳和厌倦,学生听而不懂、学而无趣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缺乏生动的图像或动画辅助,使得听力内容难以可视化,学生理解力受限,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听力训练的成效[1]。

1.2 教学手段落后,缺乏个性化支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统一播放—集中讲解—整体评估”的单一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在语言基础、注意力持续力、兴趣点等方面的差异。例如,有的学生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听懂对话内容,而教师却无法针对其需求进行个别辅导;部分教师也因课堂时间有限而缺乏精细化分析学生听力障碍的能力。同时,教学反馈滞后,学生完成听力任务后往往没有即时了解对错,也无法知道具体问题出在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二、数字资源在听力教学中的赋能优势

2.1 丰富听力素材,提升语言输入的真实性与趣味性

数字资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限制,提供了海量的音视频材料,涵盖童谣、动画对话、自然拼读、英文故事、生活情境对话等多个类型,使得学生能够在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听力训练。以“人教数字教材”配套平台为例,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不同语速和难度等级的听力资源,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语感。同时,趣味性内容的加入,如互动小游戏、卡通人物对话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听的主动性和持续性[2]。

2.2 灵活调控与即时反馈,助力分层教学与个性指导

数字平台允许学生自主控制播放进度、调整语速、重复播放,极大地满足了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置分层任务,例如基础组完成“听词选图”,提高组挑战“听句填空”,进阶组尝试“听后复述”,实现因材施教。此外,许多平台如“智慧作业”或“学而思网校”还具备实时反馈功能,能自动统计学生答题正确率、完成时间、重听次数等数据,使教师能直观掌握学生听力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精准施教。

三、数字资源赋能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精准选材:以学生为本优化听力素材结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基础和兴趣偏好,科学选用与其学习阶段匹配的听力材料。低年级宜选择语速慢、内容简洁、节奏欢快的童谣类音频,如《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帮助学生积累基础词汇和语音语调;中高年级则可引入带有情节的动画片段或生活化的对话场景,如“购物”“问路”“学校活动”等,提升学生对实际语境中语言的感知与理解。同时,素材应兼顾语言输入的难度梯度和情境趣味性,避免盲目追求“原汁原味”的原版资源而导致理解障碍[3]。

3.2 科学组织教学:构建“前置—训练—反馈”三步教学模型

数字资源在教学组织中不仅是工具,更是教学流程的重要组成。教学伊始,教师可借助短视频、图文任务等形式,设计前置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构建预期语境;随后进入听力训练阶段,可采用“初听提问—再听定位—三听复述”的听力梯度训练方法,辅以互动练习、情景模拟等手段提高听力理解;最后,在反馈阶段,可通过在线答题系统、学生口头反馈、师生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获取教学信息,实现“即时诊断—动态调整—持续优化”的良性教学循环。

3.3 构建评价机制:形成性评价引领听力能力持续发展

在数字资源支持下,听力评价不应仅停留在“对错判定”层面,而应逐步走向形成性、过程化。教师可借助教学平台中的学习记录系统,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语音识别得分、听力时长、完成频次、错误类型等,进而建立学生“听力成长档案”。同时,可鼓励学生参与自评与互评,如录音上传、打分评价、听后互问等,激发其语言表达和反思能力。通过多元、动态、全过程的评价方式,既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测,又提升了学生学习内驱力,促进其听力水平的稳定发展。

总结:数字资源为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动力。其素材多样、功能丰富、反馈及时的优势,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更赋予学生更多参与感、选择权和个性化发展空间。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主动拥抱数字化,深化对数字资源功能与教学价值的理解,在素材选用、教学组织和过程评价等方面不断探索与优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听力教学中听得懂、愿意听、听得好,夯实其英语综合素养的坚实根基。

参考文献

[1]闫茜. 借助数字化资源提高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J]. 中学生英语, 2024, (20): 67-68.

[2]张静. TTS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D]. 浙江师范大学, 2020. DOI:10.27464/d.cnki.gzsfu.2020.000840.

[3]武全英.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J]. 校园英语, 2019, (22):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