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车辆钳工职业安全防护措施与实践效果分析

作者

郭宝俊

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一、引言

车辆钳工在车辆维修与制造领域举足轻重,其工作涉及复杂操作与多样设备。然而,工作环境潜藏诸多危险因素,如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威胁钳工安全健康。为有效防控风险,保障车辆钳工职业安全,深入探究安全防护措施及其实践效果十分必要,对推动行业安全发展意义重大。

二、车辆钳工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2.1 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

个人防护装备是车辆钳工抵御危险的首道防线。安全帽可有效防护头部免受高空坠物伤害,其材质需具备高强度与良好缓冲性能,且佩戴时要调整好帽带,确保稳固。安全鞋应具备防砸、防穿刺功能,能保护脚部免受重物砸伤与尖锐物体穿刺。操作中产生的飞溅碎屑易伤害眼睛,护目镜可提供可靠防护。在噪声环境作业时,耳塞或耳罩能降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此外,工作服要耐磨、阻燃,防止衣物被卷入设备,保障钳工身体安全。

2.2 工具与设备的安全管理

工具与设备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选择工具时,需依据作业需求,确保其规格、型号适配,避免使用有缺陷的工具。例如,扳手开口磨损易导致滑脱伤人。使用电动工具前,要检查电源线是否破损、漏电保护装置是否正常。设备操作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如起重机作业时,要明确起吊重量限制,规范指挥流程。定期对工具与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损坏部件,确保其性能良好,降低故障引发的安全风险。

2.3 作业环境的安全优化

安全的作业环境是车辆钳工工作的重要保障。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及时清理油污、杂物,防止滑倒、绊倒事故。合理规划设备布局,确保通道畅通,便于人员疏散与物料搬运。照明设施要充足,避免因光线昏暗导致操作失误。对于产生有害气体、粉尘的作业,要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降低有害物浓度,保障钳工呼吸安全。同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时刻提醒钳工注意潜在危险。

三、车辆钳工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实践效果

3.1 事故发生率的降低

通过全面实施安全防护措施,车辆钳工工作中的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以某车辆维修厂为例,在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管理、规范工具设备操作及优化作业环境后,一年内事故发生率较之前降低了 [X]%⨀⨀ 。其中,因未佩戴安全帽导致的头部受伤事故减少了[X]起,因工具使用不当引发的手部伤害事故减少了[X]起。这表明安全防护措施切实有效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3.2 工作效率的提升

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对工作效率提升有积极影响。员工因安全得到保障,心理压力减轻,能更专注于工作。规范的工具设备管理使设备故障率降低,减少了维修时间,保障了作业连续性。如某车辆制造企业,通过定期维护设备,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延长了[X]小时,生产效率提高了[X]%。良好的作业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员工舒适度,提升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3.3 员工身心健康的保障

安全防护措施有力保障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在噪声环境中,佩戴听力防护设备可有效预防听力下降。据调查,某长期处于高噪声车间的车辆钳工团队,在规范佩戴耳塞后,听力受损发生率从[X]%降至 [X]% 。通风设备的使用降低了有害气体、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减少了员工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安全的工作环境还能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提升车辆钳工职业安全防护的建议

4.1 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

持续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需构建系统化、常态化的培训体系,结合车辆钳工工作的特殊性,分层分类设计培训内容。对于新入职员工,开展为期不少于一周的岗前安全培训,涵盖基础安全知识、作业流程中的风险点及应急处置方法,通过理论讲解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其快速掌握安全要点。针对老员工,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技能提升培训,邀请行业专家结合最新发生的事故案例,深入剖析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同时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车辆维修中的危险场景,让员工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如何规避风险。每季度开展一次综合性模拟演练,如模拟起重机吊装作业中重物坠落、电动工具漏电等突发情况,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应急响应、伤员救治等操作,演练结束后由专业人员进行点评和指导,强化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让安全意识真正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员工在面对各类危险时能够沉着应对、正确处置。

4.2 引入先进安全技术与设备

积极引入先进安全技术与设备是提升防护水平的关键,需结合车辆钳工的作业特点精准施策。在设备安全监测方面,为关键设备安装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系统,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振动频率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预判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当参数超出安全范围时,系统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推送维修提示至管理人员手机,避免因设备突然故障引发安全事故。在工具升级上,全面推广具有双重防护功能的电动工具,如带有过载保护和漏电自动断电功能的角磨机、电钻等,同时为气动工具配备压力自动调节装置,防止因压力过大导致工具部件崩裂伤人。在作业环境改善方面,引入高效的局部排风系统,针对焊接、打磨等产生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位,采用定向吸尘装置将污染物直接收集处理,使工作区域的粉尘浓度控制在国家标准的 60% 以下;此外,在车间安装智能照明系统,根据作业区域的光线变化自动调节亮度,确保照明始终符合安全操作要求,通过技术革新为车辆钳工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

4.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需从责任落实、考核机制和监督检查三个维度发力,形成闭环管理体系。在责任划分上,制定详细的岗位安全职责清单,明确从车间主任到一线钳工的各级人员安全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工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在考核奖惩方面,设立安全专项奖励基金,对连续半年无安全违规记录、积极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并被采纳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和公开表彰;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采取警告、罚款、停工培训等处罚措施,对重复违规者予以调岗或辞退处理。在监督检查环节,成立由安全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组成的检查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排查个人防护装备佩戴、设备维护记录、作业环境整洁度等情况,检查结果实时录入管理系统并在车间公示栏公布,对发现的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复查时间,确保每一项隐患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让安全防护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五、结论

车辆钳工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对保障员工安全健康、提升工作效率意义重大。通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工具设备安全管理及优化作业环境,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员工身心健康。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引入先进技术设备及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能持续提升车辆钳工职业安全防护水平,推动行业安全、稳定、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永杰,刘春东,杨亚楠.钳工工艺和车辆制造工艺融合推进的本科实践教学[J].汽车实用技术,2025,50(03):139-144.

[2]张超楠,郑永杰,郝凯,等.“双创”引领下车辆工程专业改革与实践——以“金工实习之钳工”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4,(52):84-87.

[3]侯少春,廖福香.基于 EPIP 理论的专业评价维度及指标研究——以铁道车辆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5,(16):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