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析 GJB908A-2024《首件鉴定》的主要变化

作者

何淼 李晓非 石慧霞 王鑫

空装驻保定地区军事代表室 河北保定 072000;空装驻北京地区第四军事代表室 北京 100000;空装驻石家庄地区军事代表室 河北石家庄 050000

首件鉴定是新产品试制、开始批量生产时开展的全面、系统的检查活动,以验证工艺规程所确定的人员、设备、工装、方法、生产环境等条件下,是否可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或可连续生产出合格产品。首件鉴定不仅使对产品的符合性检验,更是对工艺方法、生产条件等是否合适的验证。GJB 9001C—20178.3.7 中规定新产品试制编制首件鉴定目录,进行首件鉴定,满足 GJB 908 的要求[1]。即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均需要贯彻实施 GJB 908 标准[2]。2025 年 1 月 7 日,中央军委颁布 GJB908A-2024《首件鉴定》,代替 GJB 908-1990《首件鉴定》,于 2025 年 03 月 01 日正式实施。2008 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GJB 908A-2008,用于指导试制或批量生产过程的首件鉴定。通过 GJB 908-1990、GJB 908A-2008、GJB 908A-2024 三者的对比,浅析 GJB 908A-2024 的主要变化。

一、结构变化

相较于 GJB 908-1990,GJB 908A-2024 的结构和内容变化比较大,主体结构从 7部分,变成 5 部分及 4 个附录,删除了原标准中的“首件鉴定的组织管理”,增加了“首件鉴定的记录”要求,相较于 GJB 908A-2008,结构变化较少,见表 1。

表 1 GJB 908 各版本结构统计

二、首件鉴定定义的变化

GJB 908-1990 中规定:首件鉴定是按照设计图样等技术文件的要求,对试制和批量生产的第一件零(部或组)件进行全面的工序和成品检查、考核,以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3]。GJB 908A-2008 引用 GJB/Z 9000A-2001 中对首件鉴定的定义:试制或批量生产首次制造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试验,以证实规定的过程、设备及人员等要求能否持续地满足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的活动[4]。GJB 908A-2024 中首件鉴定的定义是对试制或批生产中首次加工的第一件或首批中的一件零部(组)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产品检查,以证实规定的过程、方法、设备、环境条件及人员等要求能否持续稳定地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5]。

从首件鉴定定义可以看出,GJB 908-1990 要求是试制或批量生产的第一件产品进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是流水线生产,而首件鉴定未完成后,后续产品无法生产,实际操作过程中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生产进度。GJB 908A-2008 则优化为试制或批量生产首次制造的产品,不再强调第一件。GJB 908A-2024 明确为第一件或首批中的一件,可操作性提高。去掉了关于“按照设计图样等技术文件的要求”的内容,对定义进行了简化;把“试制和批量生产的第一件零(部或组)件”变更为“试制或批生产中首次加工的第一件”和“首批生产中的一件零部(组)件”,更清晰明了的点明了首件鉴定的时机;“生产工艺和设备”优化为“规定的过程、方法、设备、环境条件和人员等要求”,内容更全面;增加“持续稳定地制造出”,说明只要按照规定的过程、方法、设备、环境条件和人员等要求操作,就能够一直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并且生产过程稳定,更充分凸显了首件鉴定的作用。

三、首件鉴定要求的主要变化

GJB 908-1990 分为首件鉴定的范围、首件鉴定的要求,GJB 908A-2024 将要求分为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首件鉴定的范围更改为首件鉴定的时机,融入详细要求中。首件的时机由“生产(工艺)定型前试制的零(部或组)件的首件”调整为“产品的设计、工艺条件能够代表后续产品的生产条件,即该生产条件可用于后续产品的生产时,首次或首批加工的零部(组)件”。新版标准不再强调首件是第一件零件,同时也放宽了进行的时机,只要条件稳定,可代表后续产品即可进行。GJB 908A-2024 对批生产过程的首件的时机表述的更为详尽,细化了生产过程方法、数控加工软件、工装、材料等方面更改需进行首件鉴定的情况,增加了生产线大修/新生产线首件鉴定的要求,将“非连续批次生产制造的首件”改为“停产后复产”,明确了“顾客或其代表要求进行首件鉴定的项目”的时机。GJB 908A-2008 版首件鉴定的范围 5.1b)在生产(工艺)定型前试生产中首次生产的新的零(组)件,不包括标准件、借用件,GJB908A-2024 去掉了 08 版 A 标明确的“不包括标准件、借用件”的表述。但也不意味着需对标准件、借用件进行首件鉴定。

GJB 908-1990 中没有“一般要求”部分,GJB 908A-2008 和 GJB 908A-2024 在“一般要求”部分差别不大,2024 版本是对2008 版的优化:其4.3 中,对组件或部件进行首件鉴定时,不再要求配套零件经首件鉴定合格,是合格的零件或组件即可,即不再要求首件鉴定从低到高分级开展;4.4 中删除了“鉴定不合格的项目重新进行首件鉴定”,将其调整到 5.3.6 不合格品的处理章节,标准整体结构更加优化。

四、首件鉴定内容的主要变化

GJB 908-2024 首件鉴定的内容细分为“生产过程的检验与审查”、“产品的检验与审查”两部分。相较于 GJB 908-1990 主要变化有:1)5.2.1d)条对“基础设施”进行了说明,包括:试验、检测设备、专用量具、工艺装备等。2)5.2.2a)条增加“产品的质量特性符合数模等设计要求”,适应数字化设计现状;3)5.2.2b)条增加“对不合格所采取的原因分析、纠正措施的验证结果或重新鉴定的结果,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内容。首件鉴定的策划对应 GJB 908-1990 的“首件鉴定的要求”章节,其变化包括:1)明确由工艺技术部门编制《首件鉴定目录》,增加“质量部门、顾客或其代表会签”的要求;2)增加了首件鉴定项目选取的原则内容,具体包括:应选择对质量、进度、成本有重要影响的零部(组)件;应包括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含关键工序的零部(组)件;对于采用相同的生产过程和方法且具有相同特性的产品的首件鉴定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3)增加了“工艺技术部门应根据零部(组)件在生产过程中状态变更情况,识别变更对首件鉴定的影响程度,及时更新、完善《首件鉴定》目录”的要求。4)首件鉴定的标识都统一为“首件鉴定”,不再有“首件”的标识。5)审查人员变化主要有?明确要求工艺技术部门负责首件鉴定工作,细化明确首件鉴定小组成员包括“组织中技术、质量/检验、生产等部门代表”;?增加了“首件鉴定小组做出鉴定结论、对鉴定中提出的有异议的问题进行复验”的要求。6)审查依据变化主要有:?对生产过程检验结果的审查中,过程流程卡的内容从“工艺路线卡”调整为“产品制造记录、路线卡片、工艺证”等、特殊过程的内容从“作业文件”调整为“确认资料”;?对产品检验结果的审查中,针对不合格项目,要求“审查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措施验证的结果”。7)审查结论为新增内容,主要变化内容包括:?取消了“首件鉴定合格后,组织才能批量投产”的说法;?取消了“对生产过程作业文件的确认”;?增加了首件鉴定存在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在措施经过验证合格或产品重新鉴定合格后,给出鉴定合格的结论”,与 8.3.6 不合格品的处理相对应。8)记录与归档内容变化不大,主要包括:?需要保持/保留的文档和记录增加了“首件生产过程的质量记录”,并增加了“保留期限与产品同寿命周期,保持其可追溯”的要求;?增加要求“对于首件鉴定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或重新鉴定所形成的记录和文档应与原首件鉴定材料一起存档”的要求。

五、首件鉴定不合格

GJB 908A 标准中,针对产品级首件鉴定,出现鉴定不合格情况,要求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重新进行首件鉴定或者对不合格的项目重新进行首件鉴定;针对产品组成部分的零部组件,出现鉴定不合格,可不再重新进行首件鉴定,但纠正措施需要在随后架次/批次上对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另外,在产品的检验和审查环节,对于非工艺鉴定过程因素(如人为等)造成的不合格不影响首件鉴定。也就是说,不是工艺过程的原因导致的不合格,只要能说的清楚,不影响首件鉴定合格的结论。

总体而言,GJB 908A-2024 是在 GJB 908-1990、,GJB 908A-2008、GJB 9001C 的基础上形成的,显著提高了首件鉴定要求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装备承制单位进行首件鉴定提供了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 9001C—2017[S].

[2]邹永振,李兴泉,杨纯辉.某特种产品首件检验与首件鉴定的区别与应用[J].技术交流,2024/30.

[3]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GJB 908-90 首件鉴定[S].

[4]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GJB 908A-2008 首件鉴定[S].

[5]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GJB 908-2024 首件鉴定[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