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

苏焕

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大户,其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备受关注。绿色施工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如能源、土地、水、材料等)、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绿色施工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难以适应绿色施工理念的要求。因此,研究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绿色施工理念的内涵

绿色施工理念不仅仅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一些环保材料和技术,而是一个涉及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系统理念。它包括施工前的规划与设计阶段,要求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施工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阶段,强调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等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及施工后的运营与维护阶段,注重建筑物的长期节能运行和环境效益的持续发挥。

2 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绿色施工方面的不足

2.1 组织架构不完善

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组织架构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缺乏专职绿色施工管理岗位导致环保责任分散,跨部门协调机制缺失使得绿色施工决策执行效率低下。管理层级设置未考虑环境管理需求,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影响绿色措施的及时响应。部门职能划分停留在传统施工管理范畴,未能构建适应绿色施工要求的组织体系。

2.2 管理流程缺乏绿色导向

传统工程管理流程未能有效整合绿色施工要素。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环节缺少环境评估标准,材料采购规范缺乏环保性能指标要求。进度计划编制忽视资源节约考量,施工日志记录未包含能耗污染数据。变更管理流程未设置绿色施工影响评估节点,验收标准缺失环境保护专项条款。

2.3 技术应用水平有限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面临多重障碍。企业技术储备不足导致新型环保工艺难以落地,设备更新滞后限制节能减排措施实施。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造成绿色施工缺乏规范指导,技术交底内容缺失环保操作要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缺位影响研发投入,技术推广渠道不畅阻碍成果转化。

2.4 人员绿色施工意识淡薄

人员环保意识与技能存在显著短板。培训体系未涵盖绿色施工必修内容,岗位职责描述缺乏环保行为规范。考核指标偏重进度质量忽视环境表现,作业指导书未明确节能环保操作要求。管理层决策思维固化于传统模式,一线工人缺乏基本环保知识储备。

3 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3.1 优化组织架构

在绿色施工理念下优化组织架构需要系统性重构管理体系。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垂直管理模式,建立扁平化、跨职能的绿色施工管理网络。通过设置专职绿色施工协调员岗位,构建项目决策层、执行层与操作层的三级联动机制。重点强化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的前置协同,将绿色设计意图准确传导至施工环节。同时建立绿色施工绩效考核模块,将节能减排指标与部门 KPI 直接挂钩。组织架构调整应配套建立绿色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数据可视化追踪。

3.2 完善管理流程

完善管理流程需要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绿色施工管控机制。关键在于将绿色理念深度植入项目管理的每个环节,从设计阶段的生态评估到施工过程的环境监测,构建贯穿项目全过程的绿色管理体系。重点完善三大核心机制:建立基于 LCA(生命周期评价)的决策评估体系,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环境影响量化分析;开发智能化的绿色施工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能耗、排放等关键数据;制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优化施工方案。在流程设计上要特别注重各专业接口的绿色协同,将土建、安装、装饰等各阶段的环境管理要求有机衔接。同时需要建立绿色施工文档标准化体系,确保管理行为可记录、可核查、可追溯。流程优化还应关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深度,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虚拟仿真与优化。

3.3 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技术

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构建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需要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打通技术研发到工程应用的转化通道。重点发展模块化施工技术体系,推动建筑构件工厂化预制与现场智能化装配的深度融合。在能源管理领域,应当集成应用建筑能耗模拟技术与实时监控系统。水资源方面需开发施工期水循环利用的成套技术装备。同时建立绿色施工技术分级评价制度,对新技术应用效果进行持续跟踪改进。技术推广要配套建立标准化操作手册,确保技术落地质量。

3.4 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

加强人员培训教育需要构建多维度的能力培养体系。核心是设计分层次、差异化的培训课程体系,覆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不同群体。培训内容应当融合绿色施工理论知识与虚拟仿真实操训练,采用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培养全员的绿色施工系统思维,使其理解各施工环节的生态关联性。同时建立培训效果动态评估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岗位认证挂钩。日常管理中要嵌入绿色施工行为引导机制,通过可视化标识、操作指引等方式强化环保意识。

3.5 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应当遵循全要素量化原则。需要构建包含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经济成本三维度的综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设计要体现施工过程的动态特性,设置阶段性评估节点。关键是要开发智能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评价指标的自动化计算与分析。评价结果应用需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对偏差指标触发预警并进行根因分析。同时要设计正向激励机制,将评价结果与项目评优、企业信用评价挂钩。评价标准应当保持动态更新,及时吸纳行业最佳实践。

结束语

绿色施工理念是建筑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绿色施工理念的需要。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完善管理流程、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以及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等创新策略,可以构建适应绿色施工理念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应积极响应绿色施工理念的号召,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为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绿色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绿色施工的支持和引导,共同营造良好的绿色施工氛围。

参考文献

[1]林子漫.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路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2):49-51.

[2]叶斌超,李霁,钱良钢.基于绿色施工理念的住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C]//广西大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2025 年第二届工程技术数智赋能县域经济城乡融合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门县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湖州敏迈建设有限公司;浙江高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025:277-278.

[3] 江贞. 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研究[J]. 新城建科技,2025,34(05):190-192.

[4]张利彬.绿色施工理念下的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研究[J].居舍,2024,(36):135-138.

[5]姚亚军.基于精益建设理念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分析[J].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4,(0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