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下土建施工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杨达
锦州北山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锦州 121000
一、引言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绿色建筑理念作为可持续发展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强调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土建施工管理作为建筑实现绿色化的关键环节,其创新与实践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绿色建筑理念下土建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
二、土建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2.1 传统施工管理的不足
传统土建施工管理往往侧重于工程进度、质量与成本控制,对环境影响考虑不足。施工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如建材随意堆放导致损耗增加,水资源未合理回收利用。同时,施工产生的噪声、粉尘、建筑垃圾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缺乏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不符合绿色建筑理念要求。
2.2 绿色建筑理念推行的阻碍
尽管绿色建筑理念逐渐被认知,但在土建施工管理中推行仍面临诸多阻碍。一方面,部分施工企业对绿色建筑理念理解不深,认为绿色施工会增加成本、影响工期,缺乏主动采用绿色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尚不完善,施工人员在实践中缺乏明确指导,导致绿色建筑理念难以有效落地。
2.3 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淡薄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其环保意识对绿色施工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多数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环保培训,对绿色建筑理念与环保法规了解甚少。在施工过程中,常因环保意识淡薄而忽视绿色施工要求,如违规排放污水、随意丢弃建筑垃圾等,阻碍了绿色施工管理的推进。
三、绿色建筑理念下土建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
3.1 优化施工方案,实现节能减排
在施工方案制定阶段,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理念。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环节,降低能源消耗。例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交叉作业造成的能源浪费。选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如变频塔吊、节能电焊机等,根据施工负荷自动调节功率。同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提前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能源浪费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3.2 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建材、水资源等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建材采购环节,优先选用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建材,如再生钢材、竹材等。加强建材存储与使用管理,避免因存储不当导致建材损坏浪费,严格执行材料领用制度,减少材料浪费现象。对于水资源,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用于施工现场降尘、车辆冲洗等;安装废水回收处理设备,对施工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3 创新技术应用,提升绿色施工水平
积极引入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提升土建施工的绿色化水平。例如,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将部分构件在工厂预制,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可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施工噪声与粉尘污染,同时缩短施工周期。推广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施工现场提供部分电力与热水,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利用智能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参数与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与设备故障,保障绿色施工顺利进行。
四、绿色建筑理念下土建施工管理的实践案例
4.1 某绿色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实践
某绿色建筑项目在施工管理中全面贯彻绿色建筑理念,从项目筹备阶段就组建了专项绿色施工管理小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绿色施工实施方案。在施工方案优化方面,运用 BIM 技术构建了三维施工模型,对施工顺序、设备布局以及材料运输路线进行了反复模拟与优化,通过减少设备闲置时间和材料二次搬运距离,使施工能耗降低 20% ,同时缩短了 5% 的施工工期。资源管理上,项目在场地周边设置了容量达 500 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搭配三级沉淀池与过滤系统,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降尘、车辆冲洗以及绿化灌溉,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 70% ;在建材选用上,不仅大量采用再生混凝土、节能灯具等绿色建材,还与本地建材供应商建立合作,减少建材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其中再生混凝土的使用量占总混凝土用量的 35% ,有效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技术应用方面,该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预制梁、板、柱等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通过吊装拼接完成安装,装配率达到 40% ,现场湿作业量减少 60% 以上,施工噪声与粉尘污染得到明显控制,施工垃圾产生量较传统施工减少 50% 。
4.2 新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某大型土建项目为践行绿色建筑理念,积极引入多项新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在能源供应方面,项目在施工现场的临时办公楼、材料仓库等屋顶搭建了总面积达 1200 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板阵列,配备了储能设备与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光伏系统日均发电量可达 800 千瓦时,能够满足施工现场 30% 的用电需求,包括塔吊、电焊机等大型设备以及办公区域的日常用电,仅此一项每月就可减少电费支出约 5 万元,同时降低碳排放约200 吨。在建筑节能方面,项目选用了新型真空绝热板作为外墙保温材料,该材料导热系数仅为传统保温材料的 1/5,通过优化保温层施工工艺,使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提高 30% ,经测算,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减少供暖与制冷能耗约 1.2 万千瓦时。
4.3 绿色施工管理的效益分析
通过对多个实施绿色施工管理的项目进行跟踪评估,发现绿色施工管理能带来多维度的综合效益。在环境效益方面,采用绿色施工管理的项目施工期内扬尘排放浓度平均降低 65% ,噪声分贝值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内,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80% 以上,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平均提升至60% ,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较传统施工减少 40% ,显著减轻了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了资源消耗与碳排放,为区域生态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经济效益方面,虽然项目初期因采购绿色建材、引入环保设备等会增加 10%-15% 的投入,但从全生命周期来看,绿色施工管理的优势逐渐显现:通过节能减排,项目运营阶段每年可节约能源费用约 15%-20% ;水资源循环利用使水费支出减少 40%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降低了垃圾清运与处理成本;同时,因绿色建筑认证带来的物业增值率可达 5%-10% ,综合测算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可降低 10%-15% 。在社会效益方面,实施绿色施工管理的企业能够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增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可度,在招投标过程中更具竞争力,如某建筑企业因连续实施绿色施工项目,中标率较往年提升 20% 。
五、结论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土建施工管理创新与实践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加强资源管理、创新技术应用等措施,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建施工管理的不足,推动绿色建筑理念在施工过程中的深度融合。实践案例表明,绿色施工管理能带来良好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未来,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土建施工管理应持续创新,积极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求,为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若涵.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4):133-135.
[2]蓝毅,孙燕,于佳佳.绿色建筑理念下土建类专业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246-247.
[3]梁雪.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技术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24(1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