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轨道交通软件开发中的敏捷开发模式实践研究

作者

窦新月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1 轨道交通软件开发特点与敏捷开发适配性

1.1 轨道交通软件需求特性

轨道交通软件需求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动态性。一方面,其涉及列车运行控制、信号系统、票务管理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间相互关联、协同工作,需求涵盖功能、性能、安全等多维度,且不同线路、不同运营模式下的需求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运营管理的优化,软件需求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如新增功能、调整业务流程等。这种复杂且动态的需求特性,要求开发模式能够快速响应需求变更,确保软件始终满足实际运营需求。

1.2 敏捷开发模式优势契合

敏捷开发模式强调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短周期迭代开发,快速交付可工作的软件产品,并及时获取用户反馈进行调整。其灵活性、快速响应变化的特点与轨道交通软件需求特性高度契合。在敏捷开发中,开发团队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能够及时了解需求变化,在每个迭代周期内对软件进行优化和改进,避免因需求变更导致的大规模返工,提高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同时,敏捷开发的迭代式开发方式,有助于逐步完善软件功能,降低开发风险,确保软件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于轨道交通系统中。

2 轨道交通软件开发中敏捷团队组建与管理

2.1 跨职能团队构建

轨道交通软件开发需要涵盖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组建跨职能敏捷团队至关重要。团队成员应包括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系统分析师、轨道交通领域专家等,确保团队具备从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到测试的全流程能力。跨职能团队能够打破专业壁垒,促进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例如,在需求分析阶段,轨道交通领域专家能够提供专业的业务知识,确保需求准确理解;在开发过程中,测试工程师提前介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减少后期修复成本。

2.2 团队角色与职责明确

在跨职能团队中,明确各成员的角色和职责是保证团队高效运作的关键。通常,敏捷团队设有产品负责人、Scrum Master 和开发团队成员等角色。产品负责人负责定义产品愿景、优先级排序需求,确保团队始终聚焦于最有价值的功能开发;Scrum Master 作为团队的协调者和促进者,负责消除开发过程中的障碍,保障敏捷流程的顺利执行;开发团队成员则负责具体的软件开发任务,包括编码、测试等。明确角色职责能够避免工作重叠和推诿现象,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责任感。

2.3 团队沟通与协作机制

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是敏捷团队成功的基石。轨道交通软件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频繁交流需求、进度、问题等信息。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如每日站会、迭代评审会、回顾会等,有助于保持信息透明,及时解决问题。每日站会让团队成员快速同步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确保团队工作协调一致;迭代评审会邀请客户和相关利益者参与,展示迭代成果,获取反馈意见;回顾会则用于总结迭代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团队工作方式。此外,利用即时通讯工具、项目管理软件等辅助沟通,提高沟通效率。

3 轨道交通软件开发敏捷迭代规划与执行

3.1 需求分析与优先级排序

在每个迭代开始前,进行细致的需求分析是确保迭代成功的关键。轨道交通软件需求来源广泛,包括运营部门、乘客、监管机构等。开发团队需要与各方利益者充分沟通,收集、整理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用户故事。根据需求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对用户故事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团队在有限的迭代时间内优先开发最有价值的功能。例如,与列车运行安全相关的功能应排在较高优先级,以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

3.2 迭代计划制定

基于需求优先级排序,制定详细的迭代计划。迭代计划应明确迭代目标、任务分解、时间安排以及资源分配等内容。将用户故事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开发任务,估算每个任务的工作量,并根据团队成员的技能和经验进行合理分配。同时,考虑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确保迭代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迭代计划制定过程中,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充分发表意见,提高团队对迭代计划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3.3 迭代开发与交付

在迭代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按照迭代计划进行软件开发工作。采用持续集成的方式,频繁地将代码集成到主干中,通过自动化构建和测试工具,及时发现代码中的冲突和错误,确保软件的质量。每个迭代结束时,交付可工作的软件增量,供客户和相关利益者进行评审和反馈。迭代交付的软件增量应具备完整的功能,能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测试和验证。通过不断迭代开发和交付,逐步完善轨道交通软件的功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4 轨道交通软件开发敏捷测试与质量保障

4.1 测试策略制定

敏捷测试强调测试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在轨道交通软件开发中,制定全面的测试策略至关重要。测试策略应涵盖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多个层次,确保软件在各个阶段都得到充分的测试。针对轨道交通软件的特殊需求,如安全性、可靠性等,制定专门的测试方案,加强对这些关键特性的测试。例如,通过模拟各种故障场景,测试软件的容错能力和恢复机制,保障轨道交通系统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安全运行。

4.2 自动化测试应用

为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在轨道交通软件开发中广泛应用自动化测试技术。自动化测试可以快速执行大量的测试用例,减少人工测试的工作量和人为错误。建立自动化测试框架,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对软件的功能、性能等进行自动化测试。例如,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票务管理系统的购票、退票等功能进行重复测试,确保功能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同时,将自动化测试与持续集成相结合,在每次代码集成时自动运行测试脚本,及时发现代码变更引入的问题。

4.3 质量反馈与持续改进

敏捷开发强调通过反馈循环不断改进软件质量。在轨道交通软件开发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质量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客户、测试人员、运营人员等各方对软件质量的反馈意见。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每个迭代结束后,通过回顾会等方式总结质量方面的经验教训,持续优化开发流程和测试策略,不断提高轨道交通软件的质量水平。

结语

轨道交通软件开发采用敏捷开发模式,通过组建跨职能团队、明确角色职责、建立有效沟通协作机制,保障了团队的高效运作;科学的需求分析与迭代规划,使开发过程更有针对性,能够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全面的敏捷测试策略与自动化测试应用,结合质量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有效保障了软件质量。实践表明,敏捷开发模式在轨道交通软件开发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提升开发效率与软件质量,满足轨道交通行业对软件的严格要求,为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基于最新 Python 的 Excel 应用浅析[J].樊潮;秦娥.计算机时代,2021(04).

[2]基于 Python 语言的 Excel 函数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马艳平,宋艳,路致远.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