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现代化法人治理中的作用与实践
魏明泽
冀中能源华北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一、引言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全新的发展机遇。现代化法人治理体系的构建是国有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而党建工作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将党建深度融入法人治理,不仅是坚持党对国企领导的政治要求,更是推动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现代化法人治理中的作用
2.1 政治引领作用
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确保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党组织引导企业在重大决策中,优先考虑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例如,在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安全等领域,国企党组织积极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使企业成为国家战略的有力执行者。
2.2 组织保障作用
党组织为国有企业现代化法人治理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方面,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进入企业管理层,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在企业内部构建严密的组织网络,通过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凝聚员工力量,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支持。
2.3 监督制衡作用
党建工作中的监督机制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通过党内监督,对企业管理层的决策行为、权力运行进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发生。同时,党组织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将党内监督与监事会监督、审计监督等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制衡体系,保障企业运营的合规性与公正性。
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现代化法人治理中的实践路径
3.1 完善党建入章,明确党组织法定地位
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使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等工作有了制度依据。例如,某国有企业在章程中详细规定了党组织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等内容,确保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能够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从根本上保障了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的融合。
3.2 规范党组织决策程序,提升决策科学性
建立健全党组织决策程序,对“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严格落实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程序。党组织在决策前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运用集体智慧,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维度对决策事项进行综合评估,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有效避免决策失误,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3.3 加强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营造良好治理氛围
将党建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以党的先进理念引领企业文化发展方向。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将党建元素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培育员工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例如,某企业以党建为契机,打造“创新、担当、奉献”的企业文化,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创新发展,形成良好的企业治理氛围,促进企业整体发展。
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现代化法人治理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4.1 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两张皮”现象,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对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融合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些企业将党建工作视为独立于生产经营之外的“附加任务”,在实际操作中,党建工作往往停留在召开会议、学习文件等表面形式,未能与企业战略规划、项目投资、人事管理等核心治理环节形成有效衔接,导致党组织在参与重大决策时缺乏实质性话语权,难以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另一方面,在现代化法人治理背景下,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滞后性日益凸显,传统的“读报纸、学文件、开大会”等活动形式,与年轻员工的认知习惯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节奏脱节,尤其是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国有企业中,员工结构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特点,对党建活动的互动性、创新性有更高需求,而传统模式难以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使得党建工作在凝聚人心、推动治理协同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党建活动参与率低、员工认同感弱等问题,制约了党组织在现代化法人治理中作用的充分发挥。
4.2 应对策略
加强思想认识是破解党建与法人治理融合难题的首要环节,企业应构建系统化的培训体系,针对管理层开展专题研讨班,邀请党建专家与治理领域学者共同授课,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党建融入法人治理的成功路径,帮助高管团队深刻理解“党建强则企业强”的内在逻辑,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十四五”规划等长期战略,明确党建与生产经营、风险防控等治理模块的协同节点;对于基层员工,通过企业内网、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宣传党建引领下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逐步消除“党建与己无关”的认知误区。同时,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开发包含在线党课、虚拟红色教育基地、党员积分管理等功能的应用程序,实现学习教育从“定时定点”向“随时随地”转变;结合企业业务特点设计党建活动,如在研发部门开展“党员技术攻关小组”竞赛,在销售团队组织“红色服务先锋”评比,将党建目标与岗位业绩有机结合,通过沉浸式、互动式活动增强吸引力。
4.3 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融合的长效机制,需要构建“目标—任务—考核”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在目标设定上,应结合企业行业属性与发展阶段,将党建工作目标细化为“确保重大决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党员骨干占核心技术岗位比例”等可量化指标,与法人治理的“提升资产收益率”“降低经营风险”等目标形成呼应;在任务分解上,明确党组织在治理各环节的具体职责,如在战略制定阶段负责政治方向把关,在执行阶段通过党员责任区推动落地,在监督阶段牵头开展专项巡查,并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形成“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行动”的责任链条。加强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是长效机制的关键支撑,应将党建工作考核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设置不低于 20% 的权重,考核内容不仅包括组织生活开展情况,更要关注党建对治理效能的实际影响,如决策执行效率提升、重大风险规避等;建立考核结果与激励约束的刚性挂钩机制,对党建工作考核优秀的管理层,在薪酬调整、职务晋升中给予倾斜,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约谈整改,同时将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表现与岗位竞聘、评优评先关联。
五、结论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现代化法人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挥政治引领、组织保障、监督制衡等作用,以及采取完善党建入章、规范决策程序、加强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等实践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效能。尽管面临挑战,但通过加强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方式、建立长效机制等策略,能够实现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的深度融合,助力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陆冬雁.国有企业总部职能部室如何做好党建工作[J].冶金企业文化,2025,(03):21-23.
[2]肖莉慧.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融合策略[J]. 上海企业,2025,(07):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