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神经内科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作者

杨帆

中部战区总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1 引言

糖尿病与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慢性疾病,二者相互叠加时,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明显增加。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不仅面临神经功能缺损,还需应对血糖波动及多种并发症,护理难度较大。近年来,神经内科护理在促进患者康复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可显著改善康复效果。

2 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

2.1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特点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加速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进展。血糖异常还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和凝血功能亢进,使血栓形成风险升高。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因素,加剧了脑血流灌注不足和缺血损伤[1]。在病理生理上,糖尿病导致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下降,脑卒中发生后梗死范围往往更大,神经功能损害更严重。

2.2 临床症状及预后特点

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不仅包括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卒中症状,还伴随血糖波动带来的复杂表现。急性期高血糖可加重脑细胞损伤,使症状更为严重;低血糖时可能掩盖或干扰卒中的临床识别,延误诊断和治疗。此类患者的恢复过程通常较缓慢,功能障碍残留明显,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及再次卒中的发生率较高。预后方面,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普遍高于单纯卒中人群,生活质量下降明显。

3 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

3.1 基础护理与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同时需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如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及语言功能,以便动态掌握病情进展。血糖的稳定控制尤为重要,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加重脑损伤或影响康复效果[2]。基础护理还应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管理和合理的体位摆放,为后续康复干预奠定良好基础。

3.2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常因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而易发生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护理干预需通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来预防压疮;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或给予雾化吸入,减少呼吸道感染;加强膀胱护理和尿道管理,降低泌尿系统感染风险;为高危患者实施下肢按摩、弹力袜和抗凝药物管理,以减少血栓形成。

3.3 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需在医生指导下,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包括肢体被动运动、床上翻身训练及坐立练习,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针对吞咽障碍患者,应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减少误吸风险;语言障碍者则需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帮助恢复沟通能力。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进食、穿衣、如厕等,以促进独立生活能力的恢复。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率,减少残疾程度。

3.4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多因病程长、功能受限而产生焦虑、抑郁或自卑情绪,影响康复依从性。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倾听患者诉求,增强其康复信心[3]。同时,健康教育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特点、康复训练方法、合理饮食和药物管理知识,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康复观念。

3.5 个体化护理与多学科协作

由于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复杂、差异性大,护理干预需体现个体化原则。护理方案应结合患者的病程、并发症情况、心理状态和家庭支持程度,制定个性化护理目标。同时,康复过程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科、康复科、营养科和心理科等共同参与。多学科团队合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康复支持。

4 神经内科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4.1 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常表现为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康复过程漫长。神经内科护理通过动态病情观察和及时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针对语言和吞咽障碍,专业的康复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在神经可塑性恢复阶段尽快重建功能。临床实践表明,规范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加快康复进程。

4.2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是衡量患者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护理干预通过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如进食、穿衣、如厕和行走练习,逐步提高患者的独立性。在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根据患者能力分级,制定循序渐进的训练目标,使患者逐渐从完全依赖过渡到部分或完全自理[4]。通过持续护理和康复训练,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4.3 降低再卒中和并发症发生率

加强血糖、血压监测和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再卒中的风险。同时,护理人员通过体位管理、翻身拍背、呼吸训练及下肢防护措施,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并发症的减少不仅降低了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还为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4.4 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促进全身代谢稳定

糖尿病与脑卒中的相互作用使血糖控制在康复护理中尤为重要。护理干预通过饮食指导、血糖监测和用药依从性管理,帮助患者维持相对稳定的血糖水平。稳定的血糖不仅能减少急性并发症发生,还能减轻神经损伤,加快康复进程。同时,合理的运动和饮食干预还能改善血脂水平,促进全身代谢平衡,为脑组织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4.5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长期依从性

神经内科护理不仅注重疾病本身的管理,还强调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通过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血糖监测、饮食管理和康复训练的方法,提高了家庭支持和自我管理能力[5]。长期来看,这种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复发风险,从而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实现医学康复与社会康复的双重目标。

5 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在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增强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再卒中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维持血糖和代谢稳定,提升生活质量。护理不仅仅局限于病情观察与基础照护,还应结合个体化方案和多学科协作,形成全方位的康复支持。

参考文献

[1]于翠萍.神经内科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4,22(5):4-6.

[2]郑鸥,韦小红.神经内科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与健康,2025,6(1

[3]龚春燕.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4):128-130.

[4]赵静静.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分析探究[J].当代护理,2022,3(5).

[5]李欣.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分析[J].国际护理与健康,20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