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

武文斌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白城 137000

摘 要: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内容生产与传播的速度前所未有,这一变革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但同时也对他们的网络素养培育构成了复杂且多维的挑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和挑战,为寻求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做好理论研究准备,以期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网络素养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现状

(一)自媒体冲击给大学生价值观重塑形成挑战

自媒体平台以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然而这一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价值导向却难以得到全面保障。虚假信息、谣言、偏激观点等在网络空间肆意传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自媒体的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价值观发生扭曲,对道德、伦理等社会规范的认知出现偏差。他们可能盲目追求名利、崇尚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甚至对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和否定。

(二)教育主体主导地位的削弱呼唤教育方式的革新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教师和教育机构通常扮演着信息传递和价值引领的主导角色。然而在自媒体时代这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自主获取信息,甚至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超过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此外,自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形式多样、更新迅速,满足了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但同时也对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难以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求,教育者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以更好地适应自媒体时代的特点。

(三)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日趋复杂,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但同时也伴随着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问题的频发。这种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1】。然而,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素养方面普遍存在不足,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判断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和误导;在网络交往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泄露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在表达观点时缺乏理性思考和客观判断,容易陷入网络舆论的漩涡。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还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机遇

(一)自媒体平台成为网络素养教育的生动课堂

自媒体平台汇聚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涵盖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这些资源以其丰富性、时效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学习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在信息海洋中筛选有价值的内容,培养自己的信息筛选与鉴别能力。此外,自媒体平台上的视频教程、直播讲座、在线问答等形式多样的教育资源,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个体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发布自己的原创内容,这一过程不仅是大学生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更是他们锻炼网络素养的宝贵机会。通过自媒体创作大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整合与创作能力。同时,面对网友的评论与反馈,他们还能学会如何理性应对网络舆论,增强自己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技术发展为网络素养教育提供新动力

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素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教育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并分析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的行为数据,了解他们的兴趣偏好、学习习惯、信息消费模式等,从而更加精准地推送个性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网络素养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中,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互动技术的发展,为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素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这些创新技术,大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网络素养教育的模拟场景中,从而在安全的环境中亲身体验网络世界的复杂多变,提高应对网络风险和挑战的能力。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社会参与度的提升促进网络素养教育的深化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参与群体,其网络行为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紧密相连。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的普及,大学生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到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中,他们的声音和观点在网络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2】。这种高度的社会参与度为网络素养教育的深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面对网络舆论、社会事件时,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网络素养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寻求提高,包括学习如何辨别信息真伪、如何理性表达观点、如何尊重他人隐私等。他们通过参与网络课程、工作坊、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水平,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参与度的提升也促进了网络素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更新。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在设计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时,会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将网络道德、网络法律、网络安全等内容融入其中,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学者、网络意见领袖等作为嘉宾,为大学生提供前沿的网络素养知识和实践经验分享,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

当前,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采用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大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成长。例如,组织大学生参与网络谣言辟谣项目,通过调查取证、撰写辟谣文章、发布辟谣视频等形式,提高他们的信息甄别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此外,还可以开展网络素养挑战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结论

自媒体时代既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大学生需不断提升信息筛选、鉴别与创作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同时,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参与度的提升为网络素养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更新。面对未来,大学生应主动适应时代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网络素养,成为有责任感、有判断力的网络公民。

参考文献:

[1]张梦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内容、载体及机制研究[J].新闻世界,2023,(06):112-115.

[2]罗光晔.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和提升路径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05):184-187.

课题来源:吉林省教育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

项目名称: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

项目编号:JJKH20230090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