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项目中的人员管理与施工效率提升
吕博阳
锦州北山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一、引言
在土建工程领域,项目的高效推进离不开科学的人员管理。当下,土建行业竞争激烈,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如何合理调配人员,激发人员潜能,成为提升施工效率、确保项目按时交付的关键。传统人员管理模式弊端渐显,新的管理理念与技术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人员管理与施工效率提升极具现实意义。
二、土建工程项目人员管理现状
2.1 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
部分土建项目在组建团队时,未依据项目规模、技术难度等合理配置人员。常出现管理层级过多,信息传递迟缓且易失真,导致决策执行延误。如某大型土建项目,从基层施工人员反馈问题到高层决策下达,历经多个层级,耗费大量时间,影响施工进度。同时,部门间职责划分模糊,存在工作推诿现象,像工程质量问题,质检部门与施工部门相互扯皮,降低了工作效率。
2.2 人员招聘与培训机制不完善
招聘环节,部分企业过于注重人员数量,忽视质量。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工作经验考察不全面,致使新入职人员无法快速适应岗位。例如一些小型土建企业,招聘的泥瓦工缺乏复杂工艺施工经验,在项目中频繁出错。培训方面,投入不足,内容陈旧。多数培训仅停留在基础安全知识层面,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较少。像装配式建筑技术兴起,许多施工人员因未接受相关培训,难以在项目中熟练应用。
2.3 人员考核与激励制度不健全
考核指标单一,多以工作进度为主要考核依据,忽视质量、成本控制等因素。这使得部分施工人员为赶进度忽视质量,给项目留下隐患。如某建筑主体施工,因考核导向问题,墙体砌筑速度快但质量不达标,后期返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激励制度缺乏吸引力,物质奖励有限,精神奖励形式化。长期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未得到相应晋升或奖励,打击了员工积极性,导致人员流动频繁。
三、人员管理对施工效率的影响机制
3.1 组织结构影响沟通与协作效率
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促进信息流畅通,各部门、各层级人员协作紧密。如矩阵式组织结构,项目经理与职能部门经理协同管理,施工人员能快速获取技术支持与资源调配,加快施工进程。反之,混乱的组织结构使沟通受阻,部门间协作困难。例如直线式组织结构在大型项目中,因部门独立运作,跨部门沟通协调成本高,导致施工环节衔接不畅,延误工期。
3.2 人员素质决定工作执行效率
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熟练掌握先进施工设备操作的工人,可缩短设备安装调试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而低素质人员不仅工作效率低,还易出错,增加返工成本。如在复杂建筑结构施工中,技术不熟练的工人可能因对图纸理解偏差,导致钢筋绑扎错误,需要重新返工,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3.3 考核激励影响人员工作积极性
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能激发人员工作热情,主动提高工作效率。当员工清楚努力工作能获得丰厚回报时,会自发投入更多精力。例如设立质量优秀奖、进度突破奖等,对表现突出的团队或个人给予奖励,能促使施工人员积极优化施工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速度。相反,缺乏有效激励,员工工作消极,施工效率必然低下。
四、提升人员管理与施工效率的策略
4.1 优化人员组织结构
根据项目特点灵活选用组织结构形式是提升管理效率的基础,对于工期短、工序简单的小型项目,采用直线式组织结构可减少管理环节,让指令从项目经理直接下达至施工班组,像社区小型改造工程中,这种模式能使材料调配、工序衔接等决策快速落地,避免层级冗余造成的延误;而对于涉及多专业交叉、技术复杂的大型项目,如城市综合体建设,矩阵式或事业部制组织结构能发挥显著优势,通过设立钢结构、混凝土、装饰等专项事业部,实现资源的集中调配与专业协同,同时明确各部门的核心职责,例如技术部负责施工方案优化、工程部专注现场进度管控、安全部紧盯作业风险,再辅以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手册,规定各环节的对接节点与沟通方式,比如每日早会汇总进度问题、每周例会协调跨部门事务。
4.2 完善人员招聘与培训体系
构建科学的招聘与培训体系是提升人员素质的关键,在招聘环节需制定分层分类的标准,针对核心技术岗位如施工员、质检员,不仅要求持有职业资格证书,还通过实操考核检验其对复杂工况的处理能力,例如让应聘人员现场绘制某一构件的模板支撑图,评估其专业功底;对于普通劳务岗位,除体力要求外,重点考察工作态度与安全意识,通过背景调查了解其过往项目的出勤情况与安全记录。同时拓宽招聘渠道,与建筑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定向培养适应新技术的人才,如开设装配式建筑施工专班,为项目储备专业工人;利用行业人才平台发布精准招聘信息,吸引有大型项目经验的技术骨干,通过内部员工推荐给予奖励,挖掘可靠人才。培训方面实行“阶梯式成长计划”,新员工入职后先进行为期两周的封闭式培训,除常规安全规程学习外,安排老师傅带教实际操作,如教授全站仪的精准使用、防水卷材的铺设技巧;项目实施中每月开展专项培训,邀请装配式建筑厂家技术人员讲解构件吊装工艺,组织观看 BIM 技术应用案例视频,针对施工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如混凝土裂缝控制,召开现场研讨会分享解决方案。
4.3 健全人员考核与激励制度
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能充分激发人员活力,在考核指标设计上构建“质量-进度-成本-安全”四维体系,质量方面采用混凝土强度达标率、墙面平整度等量化数据,进度以关键节点完成率为核心指标,成本控制纳入材料损耗率、机械利用率等参数,安全管理则通过违章次数、隐患整改时效评估,同时结合定性评价如团队协作表现、创新建议贡献度,避免单一指标导致的行为偏差。考核方法采用“日常记录 + 阶段评估”模式,利用移动端 APP 实时上传施工数据,如每日完成的砌筑工程量、质量巡检结果,每月由项目管理团队结合现场核查进行综合评分,确保结果客观公正。激励措施实行“物质+精神 + 发展”三维驱动,物质上除基础奖金外,设立绩效工资与项目利润分红,如当项目提前竣工且质量达标时,提取利润的 5% 用于奖励团队;精神层面定期评选“施工标兵”“质量能手”,在项目公示栏展示优秀事迹,组织表彰大会邀请家属参与;发展通道上为表现突出的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如从施工班组长提拔为施工队长,输送至企业总部参加管理培训,同时建立考核反馈机制,每月与员工一对一沟通,分析得分情况,共同制定改进计划,让员工明确努力方向,在持续提升自我中推动施工效率不断提高。
五、结论
土建工程项目的人员管理与施工效率紧密相连。当前人员管理中存在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招聘培训机制不完善、考核激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施工效率的提升。通过优化人员组织结构、完善招聘与培训体系、健全考核与激励制度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人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土建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土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冬. 土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的标准化应用[J]. 大众标准化,2025,(10):151-153.
[2]侯毅攀,闫松,张超超.土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21,(11):45-46.
[3]侯毅攀,闫松,张超超.土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21,(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