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病毒性肝炎诊断中血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研究

作者

米叶色尔·阿不都热西提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新疆喀什 844000

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引发,以肝脏病变为主且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复杂、流行范围广。要是不能及时准确诊断并治疗,病情会慢慢加重,可能引发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等严重问题,危害健康并且影响生活。所以早期准确诊断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地重要[1-2]。现在临床上诊断病毒性肝炎的方法不少,血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是常用的两种。因此本研究选了 80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 80 例健康体检者,分析他们的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希望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 年1 月-2023 年12 月我院80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 45 例,女 35 例,年龄 20-65 岁,平均( 42.35±8.62 )岁;病程 1-10年,平均( 4.28±1.56 )年。另选同期 8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 43例,女 37 例,年龄 21-64 岁,平均( 41.87±8.35 )岁。两组资料比较没有很大差异( P>0.05 ),可以比较。

1.2 方法

两组都在清晨空腹时采集 5ml 静脉血,分别做血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血常规检验: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例等指标。生化检验:将血液标本以 3000r/min 离心10min ,取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分析单一血常规检验、单一生化检验及联合检验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准确率,以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阳性和阴性并计算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24.0 分析数据,计量数据用 t 检验,计数数据用 χ2 检验, P< 0.05 说明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

研究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 ρ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

2.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研究组 ALT、AST、TBIL 水平高于对照组,ALB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σX±σS)

2.3 不同检验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血常规检验和单一生化检验(P<0.05)。见表 3。

表 3 不同检验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 )]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是常见传染病,诊断是否及时准确对患者治疗和预后影响很大。从血常规检验结果看,研究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比对照组低且淋巴细胞比例更高,这是因为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受病毒侵袭引发免疫反应,使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白细胞是免疫系统重要部分,病毒感染时其数量可能因免疫调节减少;血小板减少可能与病毒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及肝脏合成血小板生成相关因子减少有关;而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在对抗病毒时能帮助清除病毒,所以血常规检验的这些指标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免疫状态和病情,为诊断提供参考[3]。生化检验方面,研究组 ALT、AST、TBIL 水平高于对照组且 ALB 水平更低。ALT 和 AST 主要在肝细胞内,肝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水平升高,所以它们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病毒性肝炎患者因病毒破坏肝细胞,肝细胞通透性增加,导致 ALT 和 AST 大量释放入血使其水平明显升高。TBIL 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需经肝脏代谢和排泄,肝脏功能受损时对 TBIL 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其在血液中蓄积导致血清 TBIL 水平升高并出现黄疸。ALB 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物质等功能,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合成功能下降使 ALB 合成减少,血清 ALB 水平降低,因此生化检验的这些指标能较好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和功能状态,对诊断病毒性肝炎有重要意义[4]。

本研究还发现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比单一血常规检验和单一生化检验都高。单一血常规检验主要反映机体免疫和炎症状态,虽能提供诊断线索但对肝脏功能直接评估不足;单一生化检验侧重肝脏功能指标,能较好反映肝脏损伤但对机体整体免疫反应体现不够全面。而两种检验一起用能同时获取机体免疫状态和肝脏功能信息,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比如血常规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且生化检验显示 ALT、AST 等指标升高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能更准确判断是否为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中,对疑似病毒性肝炎患者用血常规和生化联合检验能更早发现异常,为早期诊断和治疗争取时间,且这两种检验操作简单、费用较低、结果获取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通过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变化还能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5]。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都有应用价值,一起用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庆,梅玉峰,熊钻,王亚.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对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23):79-81.

[2]全悦.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5):611-612.

[3]周忻,张珏,陈莉英.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合血常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4):2864-2867.

[4]谢伟波.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效果[J].智慧健康,2022,8(08):11-13.

[5]厚麟怡.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