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532 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作者

邱丽红

龙川县卓峰学校 广东河源 517300

“532 教学模式”重点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预习检测、新授知识、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检测评价五个环节的合理分配,并在教学过程重点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新授知识、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 个环节以 10 分钟把握课堂,预习检测、检测评价 2 个环节以 5 分钟把握课堂。“532 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确保学生在数学应用研究中既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又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和指导。因此,探索“532 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贴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实际的教学创新与改革,推动了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预习检测,聚焦学生知识整体体验

预习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开端,直接关联到整个课堂教学步骤、质量,也影响到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方案。有效的预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整体感知教学内容要点,进而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探索[1]。因此,“532 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需要在预习阶段组织开展预习检测,聚焦学生知识整体体验,从而为接下来的新授知识、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等课堂流程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章节内容的教学,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预习之后,教师需要重点检测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数轴的概念”“相反数的概念”“绝对值的概念”等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引导学生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章节知识脉络梳理出来,以便于通过检测让学生对章节内容做到整体感知和初步理解。伴随着预习检测的开展,教师还能获取学生在不同基础概念理解中的程度,从而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方案调整或者进度调整做好准备。

二、新授知识,精准凸显数学知识概念

新授知识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不仅需要教师全面输出理论知识内容,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知识应用,从而精准获取数学知识概念[2]。同时在新授知识的环节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结合预习过程的心得构建知识结构,并在教师指导之下层层推进开展学习。

同样,以“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章节内容教学为例。在“绝对值”章节中“用正负数表示允许偏差”的阅读与思考内容恰好与该部分知识存在一定的关联,且“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也可以拓展延伸到“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的学习过程。基于此,在新授知识的过程,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课堂预习知识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用正负数表示允许偏差”与“有理数的概念”“数轴的概念”“相反数的概念”等进行串联学习,并结合例题为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的数学理论知识,让学生将旧知识内容和新授知识过程串联起来进行学习,并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

三、讨论交流,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讨论交流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融入课堂进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合作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以及教师互动完成知识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3]。而且,课堂讨论交流的过程增加了教学的互动性、交流性以及协作性,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合作意识、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培养。

例如,教师在“数轴”相关知识要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有理数大小比较过程中数轴的运用方法”这一讨论交流的主题,作为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有理数概念”“数轴的表示方法”“原点的概念”等内容的导向。基于此,学生就可以在两两合作或者成立讨论交流小组的形式之下进行“数轴绘制”“例题分析”“位置关系和数轴表示的交流”。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沟通交流的内容和方向,从而获取学生学习反馈。

四、教师点拨,推动学生学习自主反思

新授知识、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 个环节是一环一扣的,且基本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中知识输出、技能培养以及素质提升的全部。其中,教师点拨作为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关键,还能让学生通过点拨进行自主反思,从而逐渐养成归纳总结、深度思维、深度思考的学习品质[4]。而且,在点拨之后的自主反思过程,学生还能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思考,提高自己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例如,学生通过新授知识和讨论交流基本了解和掌握了“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章节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利用数轴开展有理数大小比较”作为契机,点拨学生归纳总结“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技巧”,并抛出“作商法”“作差法”作为提示,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深度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反思和自主探究,从而找寻“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技巧”,实现对“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章节内容的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

五、检测评价,赋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532 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检验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末尾环节,也是黄金环节,更是推动预习检测、新授知识、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检测评价五个环节融合的关键。借助于检测评价,教师能够有效针对其他四个环节的教学进行优化改进,还能围绕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核心素养发展进行检测,从而完成对学生学习整体情况的全面掌握,以便于进行作业设计、课后巩固以及往后的教学衔接。

例如,初中数学检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检测”等多种方式,且需要将检测评价融合到各个环节,从而得到最真实、最有效、最全面的评价信息。

结束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教师教学过程整体结构需要凸显数学学科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聚焦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断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532 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使我们教师教学的转变以及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从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和优化改革。故而,初中数学教师务必认识“532 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巧妙运用“532 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推动教学质量提升,赋能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雅婧.以评促教以评助学——课堂评价量表赋能初中数学教学的路径[J].读写算,2025,(24):70-72.

[2]李乃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22):38-41.

[3]魏淑花.情境创设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22):54-57.

[4]兰创红.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2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