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广州中考真题的散文阅读解题策略探究

作者

李冬青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第二中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散文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 “形散神聚” 的独特魅力,在广州中考语文试题中频繁出现。通过对广州 2020--2025 年中考散文阅读题目的研究,我们能更精准地把握命题规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解题策略,助力他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广州中考散文阅读常见考点剖析

(一)内容概括与主旨把握

概括文章内容和把握主旨是散文阅读的基础考点。广州中考散文题材多样,有人物风采类、至爱亲情类、生活哲思类等。如 2022 年广州中考散文阅读材料围绕某个人物的经历展开,题目要求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及文章表达的情感。这类题目旨在考查学生提炼关键信息、梳理文章脉络的能力。

在概括内容时,学生需抓关键句,像文章的开头结尾句、段落中心句等,这些往往提示了主要内容。同时,要依据事件发展顺序或情感变化线索进行梳理,综合考虑人物、事件、环境等要素。例如,在一篇写亲情的散文里,通过梳理作者与亲人相处的几个典型场景,如生病时的照顾、成长中的鼓励等,就能准确概括内容。把握主旨则需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如对亲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等。

(二)词语与句子含义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是常考考点。词语在特定语境中可能有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句子则可能因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及在文中的位置而有特殊含义。以 2023 年广州中考题为例,文中某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将 “老房子的瓦檐” 比作“沉默的老者”,题目要求赏析这句话的含义。这就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找出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理解其在表达作者情感和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

对于词语含义理解,学生要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在语境中的具体意义。对于句子,要关注修辞手法,如比喻句要明确本体和喻体,拟人句要把握赋予事物的人格化特征;还要考虑句式特点,如反问句增强语气,感叹句表达强烈情感等;同时,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如开篇点题句奠定基调,文中过渡句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句升华主题等,来准确理解其含义。

(三)语言特色赏析

散文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语言特色赏析是重要考点。考查角度包括词语运用、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2021 年广州中考散文阅读中有句子 “那桃花一朵挨着一朵,挤满了整个枝头,像是一群羞涩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舞着裙摆,浅笑嫣然”,题目要求分析语言特色。

从词语运用看,“挤满”“轻舞”“浅笑嫣然” 等动词和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桃花盛开的繁茂与娇艳姿态;从句式上,该句长短结合,富有节奏感;从修辞角度,运用了拟人和比喻,将桃花比作少女,赋予桃花人的动作和神态,使桃花形象跃然纸上;语言风格清新优美,富有诗意。学生在赏析时,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品味词语的准确性与生动性,分析句式效果,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概括语言风格。

(四)句段作用分析

分析某一段话或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也是常见考点。句段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在结构上,根据其在文中的位置,开头句段可能统领全篇、引起下文、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等;中间句段可能起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对比反衬、埋下伏笔等作用;结尾句段可能与开头呼应、总结全文、篇末点题、深化主题等。

例如,在 2020 年广州中考一篇散文中,某段位于文章中间,从内容上看,它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某种情感,从结构上,承接上文对事件的叙述,引出下文对这种情感的深入探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答题时,要先判断句段位置,再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别阐述其作用。

(五) 拓展探究与感悟评价

这类考点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与自身经验,对文章的主题、人物、情感等进行拓展性思考与评价。如 2024 年广州中考散文阅读后,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理解与感悟。这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以及知识迁移、表达观点的能力。学生答题时,要紧扣文章主旨,不能脱离原文随意发挥。先明确文章的要点,再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中寻找与文章的契合点,观点要明确,论述要有条理,做到言之有物、情真意切。

三、广州中考散文阅读解题策略

(一)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拿到散文阅读材料,学生首先要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明确文章体裁、题材,判断是写人叙事、写景抒情还是哲理散文等。然后,通过寻找关键句、关键词,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层次。

例如,在阅读一篇写游记的散文时,学生可通过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如 “首先来到…… 接着走进…… 最后到达……”,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握文章结构。同时,关注文章开头结尾和段落中心句,这些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如开头点明 “此次游览,让我对自然的力量有了新的感悟”,结尾呼应 “这次旅行,让我深深体会到自然的伟大与神奇”,学生就能初步把握文章主旨是关于对自然的感悟。

(二)紧扣语境,理解词句

对于词语和句子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紧密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词语时,先解释词语的本义,再分析其在文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如 2023 年广州中考题中,理解 “那老房子的瓦檐,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望着岁月的变迁” 中 “守望” 一词,其本义是看守瞭望,在文中结合老房子承载着作者对故乡的回忆,“守望” 一词赋予瓦檐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瓦檐见证故乡岁月流转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

理解句子含义时,先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等,再结合语境理解其深层含义。如对于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找出本体和喻体,分析相似点,理解其表达效果。同时,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开头句往往有引出下文、奠定基调等作用,结尾句多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等作用。

(三)多角度切入,赏析语言

在赏析散文语言时,可从多个角度入手。从词语角度,品味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运用效果,如动词的精准使用使描写更生动,形容词的巧妙搭配使事物特征更鲜明。如 “他轻轻地抚摸着那本书,眼中满是珍惜”,“轻轻” 一词细腻地表现出人物对书的珍视之情。

从句式角度,分析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结合效果。长句表意严密,短句简洁明快,整句富有节奏感,散句灵活自然。如 “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般洒在大地上,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打破了夜的寂静”,长短句结合,使文章节奏富有变化。

从修辞角度,常见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比喻使事物形象生动,拟人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和动作,排比增强气势,夸张突出事物特征。如 “那片油菜花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花浪”,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出油菜花田的广阔和美丽。从语言风格角度,概括出清新自然、华丽优美、质朴平实、含蓄深沉等风格特点。如沈从文的散文语言多清新自然,描绘湘西风情充满诗意;鲁迅的散文语言则含蓄深沉,蕴含深刻的思想。

(四)依据位置,分析句段作用

分析句段作用时,先确定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开头段,从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营造氛围等方面思考。如 2020 年广州中考某散文开头 “在那个遥远的小山村,有我一段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中间段,考虑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对比衬托等作用。如某段开头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然而” 表示转折,承接上文对事情表面的叙述,引出下文对事情深层原因的探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尾段,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深化主题、引人深思等方面分析。如 “这一场经历,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勇敢前行”,总结全文,深化了文章主题。同时,分析句段作用时,要结合内容进行阐述,不能只说套话。

(五)联系生活,拓展探究

在应对拓展探究与感悟评价类题目时,学生要以文章内容为基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先准确理解文章的观点、情感或主题,然后从自己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中寻找相关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如文章阐述了坚持梦想的重要性,学生可结合自己学习某项技能时遇到困难但坚持下来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谈谈对坚持梦想的理解。在表述时,观点要明确,条理要清晰,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章和生活事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升华。例如:“我认为坚持梦想确实非常重要。文中主人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我的生活中,学习钢琴时我也遇到了很多挫折,手指酸痛、曲目难度大让我多次想要放弃。但想到自己对钢琴的热爱和最初的梦想,我咬牙坚持下来。现在我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也深刻体会到坚持梦想能让我们不断成长,收获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都应坚定地追寻自己的梦想,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四、结语

散文阅读作为广州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考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 2020 - 2025 年广州中考散文阅读题目的深入研究,我们总结出了内容概括与主旨把握、词语与句子含义理解、语言特色赏析、句段作用分析、拓展探究与感悟评价等常见考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紧扣语境理解词句、多角度切入赏析语言、依据位置分析句段作用、联系生活拓展探究等解题策略。在教学和备考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解题能力,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年版.

[2] 吴寿健.《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指导》. 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2023 年 11月 8 日.

[3]《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七大考点解题技巧及题例总结》. 初中语文加油站,2024 年12 月 6 日.

[4]&023 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突破教案》.21 世纪教育网,2023 年 2 月26 日.

[5] 彭定安.《关于散文的审美特征》.《文学评论》,2021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