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与演练效果优化研究
吴伟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运行控制中心 四川成都 641419
1 机场应急救援预案制定
1.1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作为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的基石,需全面且深入。机场应广泛收集历史数据,涵盖过往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程度等。例如,统计近 10 年来机场区域内发生的鸟击事件次数、造成的航空器损伤情况等。同时,结合现场勘查,对机场周边环境(如是否临近化工园区、是否处于地震带、气象条件是否复杂等)、设施布局(跑道、停机坪、航站楼等的位置关系)以及运行流程(航班起降高峰时段、货物装卸流程等)进行细致分析。运用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科学方法,精准识别潜在风险点,评估风险发生概率与可能造成的后果,为后续应急响应策略的制定提供坚实依据。
1.2 应急组织架构设计
构建权责清晰、协调顺畅的应急组织架构至关重要。通常,机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处于核心地位,负责统一指挥与协调。其成员涵盖机场管理机构、航空公司、空管部门、消防部门、医疗急救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明确各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具体职责,如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整体协调与资源调配,消防部门承担火灾扑救任务,医疗急救部门负责伤病员救治与转运等。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确保信息在各部门间及时、准确传递,避免出现信息孤岛与指挥混乱的情况。
1.3 应急响应程序规划
应急响应程序需具备详细性与可操作性。在突发事件报告方面,明确规定发现事件后的报告流程与时限,例如要求工作人员在事件发生后 1 分钟内通过专用通信设备向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事件类型、发生地点、初步影响等关键信息。启动应急预案时,依据事件严重程度与风险等级,迅速确定响应级别,并激活相应预案模块。在现场处置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以航空器失事为例,规定救援人员按照先疏散旅客、再灭火救援、最后开展残骸处理的顺序进行作业,每个步骤明确具体操作要求与责任人。同时,规划好人员疏散路径,确保旅客与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快速撤离。
1.4 应急资源保障
充足的应急资源是有效开展救援工作的关键支撑。应急物资储备方面,应储备各类消防器材(如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消防车等)、医疗急救设备(担架、急救箱、除颤仪等)、防护用具(防火服、安全帽、防毒面具等)以及照明、通信设备等。根据机场运行规模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合理的物资储备量,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与更新,确保物资处于良好可用状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同样不可或缺,组建专业的消防救援队伍、医疗急救队伍、航空救援队伍等,并加强培训与演练,提升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协同作战水平。此外,合理规划应急资源的调配流程,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资源能够迅速、精准地抵达救援现场。
2 优化机场应急救援演练效果的策略
2.1 强化演练日常管理
民航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加强对机场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的指导与一线监管,将演练工作质量纳入机场安全保障能力评估的重要指标体系,督促机场高度重视演练工作。机场自身需将演练纳入日常重点工作范畴,从组织架构与系统管理层面,细化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在制度完善、程序改进、队伍建设、设备配置、培训考核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并将这些任务合理分解到季度、月度、周度工作计划中。建立科学动态的演练规划机制,定期根据机场运行实际情况、风险变化等因素,调整演练计划,确保演练具有时效性与针对性。
2.2 推动演练实战化
秉持 “能练不演” 的理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场景、人员、设备开展演练。例如,演练总指挥、现场指挥、医疗指挥、消防指挥等关键岗位,应由未来实际救援中承担相应职责的人员担任,以提升实战中的指挥效率与协同默契。应急指挥演练应在实际的指挥中心进行,全面检验指挥中心的功能完备性、通信畅通性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在演练场景设置上,增加复杂程度与真实感,如模拟航空器在夜间、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事故,设置多种故障并发的情况等。同时,加强演练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演练既能达到实战化效果,又能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
2.3 锤炼应急队伍战斗力
通过高强度、高频度、高难度的演练,全方位提升应急队伍的心理承受能力与专业技能水平。勤练方面,各应急相关部门与个人应增加演练频次,丰富演练内容,避免演练形式与内容的单一重复。例如,消防部门除常规灭火演练外,可开展不同类型火灾(如电气火灾、油类火灾、化学火灾等)的专项演练。苦练方面,专门组织在高温、严寒、冰雪、风雨、夜晚等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单项演练或小规模综合演练,锻炼应急人员在恶劣环境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巧练方面,鼓励各应急队伍创新演练方式方法。如消防部队利用航班间隙,在机坪上组织小分队对不同机型的结构、起火敏感部位进行实地观察与熟悉;在航后经空管允许,组织人员到机坪、滑行道、跑道等区域进行实地演练,提升对机场运行环境的熟悉程度。熟练方面,对每次演练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与深入分析,建立问题台账,实施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得到彻底整改,对整改效果不佳的部分进行重新演练,直至达到合格标准。独练方面,针对残损航空器搬移等复杂项目,单独制定演练计划,按照相关技术指南进行专项演练,提高此类复杂任务的应急处置能力。
2.4 开展联合演练
民航政府部门应牵头完善不同等级机场应急设备配置标准,推动建设应急救援保障资源和信息共享系统。该系统应具备强大的功能,允许机场在经过严格安全授权后,能够快速查询国内专业资质专家信息、各类特殊设备资源分布、各型号航空器特殊部件参数以及过往救援案例处置复盘资料等。在演练前,机场借助共享系统查询所需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演练方案,并提前预约相关专家、调配特殊设备。演练过程中,通过与航空公司的视频通信,就特殊情况处置进行实时交流与协作,提高演练的协同性与实战效果,促进机场与外部支援体系在应急救援中的深度融合。
3 结语
综上所述,机场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制定与演练效果的持续优化,对于保障机场安全运营、维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稳定航空运输秩序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通过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构建合理的应急组织架构,规划详细可行的应急响应程序,保障充足的应急资源,能够奠定坚实的应急救援基础。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航空运输业的持续发展,机场应急救援工作需不断与时俱进,持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安全挑战。
参考文献:
[1]吴廷斌,韩雨飞. 数字赋能打造机场消防战训演练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 民航管理,2025,(01):75-78.
[2] 吴 键 .Y 机 场 应 急 管 理 能 力 提 升 研 究 [D]. 广 西 师 范 大学,2024.DOI:10.27036/d.cnki.ggxsu.2024.002232.
[3]孙玉莹.D 市机场民航安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4.
[4] 姜 鸿 毅 .W 机 场 应 急 管 理 机 制 优 化 路 径 研 究 [D]. 长 安 大学,2024.DOI:10.26976/d.cnki.gchau.2024.002147.
[5] 刘彦祯.Y 市国际机场应急管理存在问题及其优化研究[D]. 宁夏大学,2022.DOI:10.27257/d.cnki.gnxhc.2022.0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