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新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任静
广州工商学院
一、引言
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各行各业改革创新的关键力量。如在金融行业,AI 应用于智能投顾、风险评估、量化交易等;在交通行业,AI 应用于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赋予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能力,希望使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学习和行动,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在高校教育教学中,AI 在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效果提升等方面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2018 年我国开始推进新文科建设,这是对传统文科的升级与革新,也是顺应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的潮流。2020 年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文科建设迈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新文科建设旨在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计量经济学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于一体,在经济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进而更好的应对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公式推导较多、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数理较弱,导致其学习难度较大,挂科率较高。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本文探究如何合理借助 AI 技术赋能计量经济学教学具有一定意义。
二、AI 赋能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新文科建设致力于打破传统文科间的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传统文科专业的划分较为精细,学科之间相对独立,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更加深入,但也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新文科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可以实现文科内部各个学科之间以及文科与理工科之间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拥有从多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同时掌握高等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知识,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也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弥补传统教学不足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计量经济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近年来,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倡导应用 OBE 理念,在授课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并辅以信息技术手段,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讲授仍占主导地位。虽然在课堂中会适当融入多样化教学手段,但仍以板书和简单的 PPT 演示为主,互动性和趣味性稍弱,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时,部分教师基于实际应用的角度,会尽量弱化公式推导,强调理论思维与结果运用,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深入理解与思考,无法将其与实际经济问题联系起来。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普遍对于现实进行了简化,与现实经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计量经济学知识与方法,但是在面对实际经济问题,如撰写毕业论文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较少有机会参与实际的经济调研和科研项目,实践能力较弱。
第三,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内在需要。由于大部分经济学专业历史组与物理组兼招,这就导致学生在数理基础、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节奏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数学功底扎实,能够较为高效地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而另一部分同学因为数理基础较为薄弱,在理解计量经济学知识时存在一定困难。这种学情特征是传统班级授课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课程进度与知识深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中,如讲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因矩阵运算陷入理解困境,而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能因拓展较少感觉课程深度不足。
第四、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当前许多教师都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数字化转型将会对计量经济学教学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拓展计量分析的边界,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通过研究真实的大数据案例,学习编程工具与可视化技术强化学生的数字化解决能力;有助于将计量经济学教学与数字经济、社会治理等场景深度融合,赋能学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精准决策支持。
三、AI 赋能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 AI 赋能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置于首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线实施者,其 AI 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除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外,教师还需要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需要具备设计和指导基于 AI 的实践教学项目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运用 AI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熟练掌握智能教学工具的使用,如人工智能体、智能助教等。目前,仍有许多教师对 AI 技术不熟悉,将 AI 技术融入计量经济学教学时,存在较大困难。与此同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AI 技术的迭代升级远远快于传统学科,新的理论、方法、工具层出不穷。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但受限于时间和精力,这对于部分教师也是巨大挑战。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参加与 AI 相关的培训和教研活动。通过培训,可以拓展视野,快速掌握 AI 技术。通过教研活动,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第二,重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在新文科背景下,重构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更加侧重于经典理论和模型的讲解,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复合型经济人才的需求。因此,结合 AI 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和拓展十分必要。教师可以精简教材内容,提炼核心的知识点,必要时适当调整内容顺序,使其更加贴合学生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除此之外,可以借助 AI 工具,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拓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规模日益庞大,传统计量经济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时面临较大挑战。因此可以将大数据分析纳入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和分析大数据的方法和工具。如基于 Python 教学,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入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知识,助力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经济研究提供支持。在教学内容中还可以增加涵盖金融、市场营销、宏观经济分析等多个领域的人工智能经济案例。通过对这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了解 AI 技术对经济分析和决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 AI 技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第三,创新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在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混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都可以借助 AI 技术焕发新的活力。基于 AI 的混合式教学可以进一步发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优势。原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布置到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利用线上平台进行互动以及完成任务,课后上传上课视频便于学生回顾学习。但原有线上教学缺乏实时互动答疑,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利用 AI 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和个性化,除了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观看学习视频、参与讨论、完成作业和测试外,AI 技术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数据,分析其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进而较为精准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资源推荐。教师也可以利用 AI 工具辅助教学,很多在线学习平台内置了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助教、智能题库等。智能助教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实时的学习帮助。智能题库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自动生成作业及试卷,并实施自动化批改和分析,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基于 AI 的项目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和 AI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小组设计差异化的实践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 AI 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提高计量经济学应用能力和 AI 技术应用能力,又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基于 AI 的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为重心,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聚焦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 AI 技术获取学术文献和研究报告,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分享研究成果和想法。通过探究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建设教学资源。在 AI 赋能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中,教学资源建设尤为重要。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基于 AI 技术建设教学资源可从在线课程、案例库、习题库等方面着手。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支持,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依据自身学习进度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建设计量经济学在线课程时,可以充分利用 AI 技术,构建智慧化学习平台。例如引入智能助教,实现 24 小时在线答疑;记录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构建知识图谱与问题图谱,将知识或问题前后串联,为学生构建计量经济学蓝图的同时,也支持学生点击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案例库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 AI 的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应注意案例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多样性。案例应涉及多个方面,拓展学生视野。如选取金融领域的风险评估、投资决策案例;宏观经济领域的经济预测、政策评估案例等。相关案例除了包含背景介绍、数据来源、分析过程和结论外,也应包含 AI 在其中的运用。通过案例,重在引导学生综合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 AI 技术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习题库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论认知,梳理知识体系。在建设习题库时,可以借助 AI 的数据挖掘能力,收集或者生成涵盖计量经济学各知识点,具有不同难度的习题。然后对于题目进行分类,实现按照知识点、难度等维度的快速检索;依照学生学习情况,持续更新优化习题库内容,增加针对性强化训练的题目;借助智能组卷功能,自动生成试卷,用以满足不同教学场景的需求。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 AI 赋能新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分析了 AI 赋能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 AI 赋能计量经济学的实施策略。当前 AI 赋能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问题、AI 技术接受程度、教学管理制度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但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培训的加强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等,有望克服这些困难。展望未来,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推动 AI 赋能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光.智能时代下中级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ChatGPT 和 Sora 的融合探索[J].学周刊,2025,(10):115-118.
[2]熊振兴.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研究——以 ChatGPT 为例[J].教育探索,2025,(06):87-93.
[3]范冰洁.聚焦未来:生成式 AI 赋能 PBL 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 科技风,2025,(17):97-99.
2023 年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 OBE 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究》项目(项目编号:JXGG20231052)成果
2023 年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OBE 理念下建构主义理论在〈金融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探讨》项目(项目编号:JXGG2023105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