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杨慧荣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太平中心小学 湖北襄阳 441500
引言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承载着历史记忆、民族精神与哲学智慧,而且古诗语言凝练、韵律优美,具有平仄、对仗、节奏的语言特点。通过开展故事诵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接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实现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还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诵读内化为语言,积累词汇、句式,提升他们的朗读、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古诗诵读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急需教师去解决。基于此,探索低年级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的创新路径非常重要。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文诵读的问题
古诗语言凝练、意象抽象,低年级的学生学生难以直观理解,没有办法产生情感共鸣,其中蕴含了许多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等信息,这超出了学生认知范围,导致学生产生了理解障碍,削弱了他们的朗读意愿。同时,传统形式上过度依赖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获得,导致了学生缺乏朗读的兴趣。同时,古诗中包含了大量自然景物,(“孤舟”“寒山”)、情感表达(如“思乡”“离愁”)和历史文化意象(如“烽火”“玉门关”),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仅凭文字难以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画面。而古诗中往往蕴含着当时的生活场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而且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学生可能没有办法只从文字上就理解古诗中作者的心境和创作的背景,导致诵读的时候,出现情感空洞的问题,没有办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二、低年级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1.采取多种训练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才会有着学习动力,在学习动力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古诗的学习中。而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比较容易被分散。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训练方式,比如说趣味诵读、游戏互动、绘画结合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诵读中,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技巧,比如说语音准确、语调抑扬顿挫等,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提升诵读表现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情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趣味诵读,带领学生使用“哒-哒-哒”的节奏为诗句打拍子,比如床前 / 明月 / 光(拍手-拍手-拍手),疑是 / 地上 / 霜(拍手-拍手-拍手),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节奏和划分。教师还可以与绘画结合,带领学生进行边诵读边使用简笔画进行图解,比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张床,床前画上一片银白色的光芒代表月光,在光芒旁画一个问号和星星点点的颗粒,画抬头仰望的小人(诗人),窗外画一轮大大的明月,从小人的胸口画一条波浪线连接到月亮。当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的时候,可以尝试说出对应的诗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构建古诗诵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受
古诗的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与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存在比较大的距离,而他们仍然处在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通过接住图画、音乐、视频、实物等多种手段,构建出古诗诵读的情境,比如生活场景、多媒体情境等,来把抽象的古诗诗句转化为具体可感受的体验,能够调动学生的多感官来参与,激发学生更多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古诗诵读从枯燥的记忆任务转化为充满乐趣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古诗的内涵和情感。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池上》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实物教具来构建出古诗诵读情境。比如在课程导入的时候,教师采取实物触觉和视觉感受的方式,出示一片大大的荷叶和一朵洁白的莲花,来让学生传看和观察,教师提出问题:“摸一摸,你感受到了什么?(滑滑的、凉凉的)闻一闻,有什么味道?(清香的)看到它们,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池塘”、“夏天”。然后教师播放一段夏日池塘的视频或图集,伴有轻轻的流水声和蛙鸣,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美丽的池塘景色。教师使用语言来进行描述:“看,这是一个安静的夏日池塘,荷花盛开,荷叶田田。忽然,嘘——你们猜,谁会来打破这份宁静呢?”引导学生感受古诗发生的背景,来为学生进行诵读提供背景支持。
3.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信息技术通过图像、动画、音乐、游戏等多元形式,将古诗转化为可视、可听、可互动的学习资源,其打破了传统形式上课堂的时空限制,使得古诗文字的抽象性,变得更加立体、生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促使学生从被动诵读转化为主动探索,能理解古诗的意象和情感。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时,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小池》时,教师可以借助交互式的电子版本中的“汉字魔术”的功能,来进行互动诵读教学,比如学生点击“泉”字,出现泉水涌出的 GIF 动画,并配有声音;长按“惜”字,出现“心”字旁跳动,并组词“爱惜”,配上珍惜水流的画面等,能够将抽象的汉字结构与具体的图像、声音、动作关联起来,变“识字”为“玩字”,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让记忆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再具体讲解诗句的时候进行逐句解读,深度解构,比如说“泉眼无声惜细流”:播放一段 ASMR 风格的超清音频,让学生闭眼倾听“极其细微的流水声”,感受“无声”和“惜”字的意境,来把精妙难言的意象变成可以感知、触摸观察,极大地降低的理解难度。然后学生自主选择多元配乐,来完成诵读录音挑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诵读环节,能够提升古诗诵读环节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够在古诗的熏陶下,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未来,教师要继续探索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学,希望能够提升诵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茹茹.小学低段古诗诵读教学指导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D].宁夏大学,2022.
[2]卢盈.小学语文诗歌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9.
[3]孙燕燕.刍议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考试周 刊,2018,(9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