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动态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认知效能研究

作者

徐佳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摘要:历史学科的核心难点在于时空逻辑的抽象性与事件关联的复杂性,传统静态教材难以直观呈现地理空间演变过程,导致学生认知负荷加重、学习兴趣受限。随着教育技术发展,动态插图通过视觉动态化与交互设计,为历史知识的具象化表征提供了新路径。本文以“新航路开辟”为例,聚焦地理空间可视化场景,探讨动态插图如何通过技术整合与认知逻辑重构优化教学效能,旨在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可操作的媒介创新方案。

关键词:动态插图;认知效能;地理空间可视化

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催生了教学手段的迭代升级,历史学科作为时空交织的综合性领域,正经历从知识传递向认知建构的范式转型。动态插图作为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的重要载体,凭借其时空动态呈现与多模态交互特性,逐渐成为突破历史教学认知壁垒的关键媒介。

一、动态插图作为教学媒介的价值

动态插图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媒介载体,在全新的教学媒介中,通过对历史知识进行视觉动态化的再构造,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意义构建和理解。根据认知心理学双通道理论可知,学生能以两种方式存储信息或从两个方面获得刺激,即言语知觉系统和形象知觉系统。具体而言,是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感官功能,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利用博物馆等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研究型学习活动”。而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具有动态效果的教学课件是很好的历史学习工具[1]。

二、动态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认知效能研究策略

(一)空间动态整合

“新航路开辟”涉及跨大洲的地理空间位移与复杂历史事件交织,传统教学常因静态地图与文字描述的割裂,导致学生难以建立航海路线与殖民扩张的动态关联。动态插图利用地理空间可视化技术,将达·伽马、哥伦布等航海家的航行轨迹以动态图层叠加呈现,结合时间轴同步展示航线推进与关键历史节点(特诺奇蒂特兰战役、香料贸易兴起)。在呈现麦哲伦环球航行时,动态插图进行路线延展、季风洋流动画及沿岸文明标注,直观还原16世纪航海技术限制下的地理认知边界突破过程。此种整合不仅将抽象的地理坐标转化为具象的时空连续体,还通过交互式缩放与视角切换功能,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航线网络-资源分布-文明互动”的三维认知框架。在动态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航海路线与殖民地变迁的空间关联正确率大大提升,证实其能有效弥合历史叙事与地理空间的知识断层。

(二)时空线索串联

历史事件的时空关联性是“新航路开辟”教学的核心难点,传统课堂中孤立的时间线叙述与静态地图展示,往往割裂了航海活动与全球格局演变的共生逻辑。动态插图以时空线索串联为切入点,将15—16世纪的航海探索置于连续的地理空间框架中,利用时间轴与空间路径的同步联动,重构历史进程的动态脉络。例如,在呈现哥伦布西航与达·伽马东进的双向路线时,动态插图以交互式时间轴控制动画速度,使航线推进与同期历史事件(欧洲王室资助变化、美洲原住民文明接触)形成可视化关联。当学生拖动时间节点,地图上不仅显示航海家的实时位置,还会高亮显示殖民据点扩张、跨洋贸易网络形成等衍生影响,直观揭示航海活动与物种交换、文化碰撞的因果链条。这种时空线索的有机串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航海技术突破—地理发现—殖民体系建立”之间的递进关系,突破“时间记忆”与“空间定位”的机械割裂。

(三)效能多维评估

评价动态插图的历史认知价值应从多个维度考虑其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程度。“新航路开辟”的教学实践表明,动态地理空间可视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向学生传达相关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史学思维和空间意识的发展。如通过航海线路与殖民扩张的关系切入,在航海活动中如何选择最佳航线的问题上,教师借助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答案,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欧洲人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印度及东方国家身上?由此进一步引申到葡萄牙等国,为何能够最先建立起海洋帝国等问题。通过对达.伽马绕行好望角后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以及当时东西方之间商路的变化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条件对于人类行为方式的重大影响力,从而为认识西欧列强首先崛起于世界的原因找到合理的依据。随着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逐步由单线因果关系走向复杂多元的相关联性,比如,“香料贸易与殖民竞争”一课的教学设计就巧妙利用时空转换的方式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不同阶段有机连接起来,促使学生把视线转移到其他地区乃至整个世界范围之内,重新审视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必然联系。

结束语:

动态插图应用于“新航路开辟”证明,利用地理空间视觉化和时空逻辑动态化的有机结合,能够重塑学生的历史认识发生过程。借助于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技术赋权环境,打破了静态纸质媒体线性的编排模式。未来,教师可将动态插图结合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来达到更加立体化的历史情景再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其沛.文物插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鲁东大学,2024.

[2]何锦贞.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2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