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三新”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厉赞普
浙江省宁波市正始中学 315100
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到素养目标的转变,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考试命题从考查做题到做人做事。高考的一列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是跑赢高考的必然需求,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高考模式不断的变化,试卷结构、试卷内容、考查方向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考命题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新教材为参照,落实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心四翼”的基本要求,发挥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功能。
“一体系一标准”是教材编写、考试命题、课程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依据。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聚焦核心素养,发展关键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落实课改精神,深入研究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加强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培养核心素养,是实现学科育人功能的需要,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是精准复习备考的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当务之急。
“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一是要依标备课。在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过程中,认真研读新课标相关内容,将课本中相关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内涵进行对接,做到“回归课标、聚焦课堂、放眼课程”。二是要达标上课。要按照课程标准的维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打造高效课堂模式。三是要超标研课。要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断深化教学理解,挖掘教材内涵,积极参与各种备课、讲课、磨课、说课活动,在课堂中真正落细落实课程标准。
(二)加强新教材新教参的学习和研究。一是认真研读新教材。要理解新教材新教参的编写理念、编写思路。思考新教材如何与新课标新高考对接,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实现学科育人价值。二是认真观看网络视频。暑期人教社网络教材培训,由编写老师亲自主讲,要通过反复观看培训视频,掌握新教材的基本内涵和内容变化。领悟新教材新教参的时代性和方向性,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三是认真研读新教参。新教参内容详实具体,可操作性强,提供的教学资源丰富实用。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质效,不断促进教师自身成长,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高考评价体系的学习和研究。评价体系是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南,也是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一体四心四翼”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深入研究高考评价方向,理解高考考查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四)加强高考试题研究和命制。结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做课改区高考化学试题,体会新高考命题理念。重点研究高考试题命题特点,做好课程标准与高考备考的有机衔接,深入挖掘高考试题的选拔和育人功能,准确把握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变化新动向,精准指导课堂教学和复习备考。加强校本作业研究。教师要根据新高考试题特点、新高考命题理念、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加强校本训练题命制的研究。试题题型与高考试题题型相一致,突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层次的考查,注重立德树人的高考导向,聚焦关键能力,渗透核心素养,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创新性。
(五)加强教学模式的学习和研究。“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围绕“素养为本”的课堂观念,围绕“素养为本”,开展课堂教学行为,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多想办法、多下功夫,努力提升开展“素养为本”课堂教学的能力。学科素养的提升,都需要学生自己修炼,自己体会。学生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将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能力的提升,转化为核心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要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迁移与运用等方式将知识学习外化外化素养提升,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尽力转变教师角色,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课堂模式,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会,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六)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和落实。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增加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化,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选择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生产情境、生活的情境、科学情境等,通过情境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情境教学落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化学实验和综合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化学原理学习落实“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新高考背景下,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全体化学教学工作者沉下心来,认真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学习新课标、用好新教材、研究新高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和高考评价体系,改变课堂教学观念和模式,用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推进新高考改革,用好新教材,落实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三新”时代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王后雄
[2]乔娜. 新课标三种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写特点分析[J]. 速读(上旬),2020(3):63.
[3]韦绵理. "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8):85-86.
[4]方美婷. "三新"视域下高中化学绪言课的重构[J].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1(10):45-46,57.
作者简介:厉赞普、1974 年 12 月生、男、汉族、浙江宁波、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职称、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