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建设对周边市政设施协调影响与综合管线迁改策略研究
田泽民 贾鹏飞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41
地铁线路交错分布于城市地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土方开挖和盾构掘进施工行为。周围市政设施给排水、电力、通讯等综合管线密集分布在地下,地铁建设很容易损坏这些管道,继而导致城市局部地区停水、断电、通讯中断等严重后果。同时,综合管线的出现可能会限制地铁施工进度和安全。所以,深入研究城市地铁建设对于周边市政设施协调影响规律,探讨科学合理的管线综合迁改策略是确保地铁建设和城市市政系统平稳运营的核心工作,现实价值和研究意义显著。
一、城市地铁建设对周边市政设施协调影响
(一)交通组织的动态重构
在城市地铁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围挡占用一定的道路空间,导致周围道路交通流量重新分布。原道路通行能力的降低迫使交通流线发生变化,需要绕行的车辆增加拥堵程度。随着建设的进行,地铁站点与其周边道路的连接规划也逐渐落地,新修或者改建道路和优化交叉口的设计也重塑区域交通的格局。地铁在通车之后吸引巨大客流,地面公交及其他需要对线路和站点布局进行重新定位,才能实现和地铁的有效衔接,建立一体化交通体系并完成交通组织由无序向有序动态重构的过程[1]。
(二)地下管线的复杂迁改
地铁工程需要在地下开挖隧道和修建车站,同时城市的地下又充满给水、排水、燃气和电力的各种管线。地铁施工中很容易对这些管线造成干扰,为确保施工安全和管线的正常运营,繁杂的管线迁改是不可或缺的。迁改需要精准规划和统筹各类管线权属单位并综合考量管线的走向,埋深和材质。迁改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均会造成断水,断电和燃气泄漏,对城市运转造成影响,而且迁改工程在成本和工期把控方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三)公共空间的功能重塑
地铁的修建,改变周围公共空间的形式和功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侵占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并破坏原有的景观和设施。完工后,地铁站点及其附属设施作为新型公共空间节点引领周边地区功能升级。在车站周围可以建设集公交,出租和非机动车停放于一体的综合换乘枢纽;也可结合商业开发打造下沉式广场和地下商业街,扩大公共活动空间,由施工期空间压缩向营运后功能丰富和品质提升过渡。
二、基于城市地铁建设周边市政设施综合管线迁改策略
(一)开展管线现状详细勘察测绘工作
城市地铁建设过程中,其周边市政设施综合管线迁改问题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准确把握管线现状是科学编制迁改方案的根本,只有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地勘察和测绘才能够为下文提供可靠的依据。对管线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和测绘需要多技术融合[2]。
具体而言,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地铁建设区域及其附近区域的高精度扫描并快速获得管线空间展布点云数据,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直观地展示管线的走向,埋深和管径;探地雷达应用于地下管线探测中,利用电磁波反射原理确定非金属管线和复杂地质条件管线的分布范围,弥补常规探测手段的缺陷。同时与城市现有管线资料档案相结合,交叉核对资料,保证资料完整准确。除此之外,构建一个动态更新的管线数据库,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实现管线数据的数字化管理,从而使设计人员能够随时进行数据检索、查询与分析为管线迁改方案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二)建立多方协同管线迁改沟通机制
多方协同,是提高管线迁改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城市地铁建设外围市政设施综合管线迁改过程中,构建多方合作管线迁改交流机制是确保各参与主体高效配合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组建以地铁建设单位为主导,市政管理部门、管线权属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参加的专项协调小组。定期组织联席会议明确各参与单位管线迁改工作的责任和分工,联合制订工作流程和标准。
同时,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各个单位将管线的现状数据、迁改进度、施工计划及时上传到平台上,做到数据的实时互动和共享,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沟通不畅,工作拖延。对迁改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和纠纷,组织专家团队现场讨论论证,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单位协同配合状况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同单位信誉和工程款发放情况联系起来,调动各方面主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形成高效协同工作气氛,确保管线迁改有序开展。
(三)制定分阶段分步实施管线迁改计划
地铁施工工期紧、任务艰巨,需要对周边管线的迁改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拟定分阶段逐步实施管线迁改方案时,要根据地铁建设整体进度和施工区域的划分情况,把管线迁改分为前期筹备、全面实施、后期验收三个阶段[3]。
在前期准备阶段,依据详细的勘察、测绘数据及设计方案开展管线迁改风险评估并编制应急预案。全面实施阶段,根据建设区顺序对影响地铁主体结构建设的关键管线进行重点迁改,并采取临时过渡方案确保该地区市政服务正常开展;针对次要管线,结合地铁建设进度分批分期分批实施迁改,以降低对附近居民生活和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迁改期间,强化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保证管线迁改的质量。在后期验收阶段,组织有关单位对迁改管线进行全面巡查和检测,检查管线的位置、埋深、连接情况是否达到设计标准,保证迁改后管线能安全平稳地运行,并为后续地铁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结语
地铁建设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重点基础设施工程之一,其和周边市政设施的协同发展影响着城市的稳定高效运营。以综合管线迁改为核心纽带的综合管线迁改战略是否科学、协同、系统,直接关系到地铁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和城市民生福祉。通过多技术手段深度融合,多方主体高效协同和分阶段计划有序进行,既可有效解决地铁建设和市政设施之间的冲突,更加体现出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实践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研究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可供参考的现实思路,助力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功能优化与品质提升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唐伟轩.北方城市地铁建设中管线改迁的原则与策略[J].铁道建筑技术,2019,(11):52-55+101.
[2]阳作裕.城市地铁建设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9,(05):41-42+45.
[3]闫华伟.我国城市地铁投融资模式及运营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