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深松作业对土壤质量改善的影响分析
王思远 李 志 马 智 徐雪梅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 0210000 身份证号码:1521021995022615392 身份证号码:1504231988100411503 身份证号码:152101199003190039
引言: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耕作方式在改善土壤质量方面已显不足,土壤结构恶化、耕层板结等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作物产量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农机深松作业作为一种高效的土壤改良手段,因其能够突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而受到广泛关注。深入探讨深松作业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耕地生产力,也为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
一、农机深松作业原理与实施要点
农机深松作业是一种通过大型机械对土壤进行深层破碎、松动处理的耕作方式,主要目的是打破长期耕作形成的犁底层,改善土壤板结和通透性差等问题。其作业深度通常在 25~45 厘米之间,远超常规耕作层,对耕地的垂直结构具有深度干预能力。在多年的农业实践中,耕作层的反复扰动往往导致土壤结构紊乱,表层养分淤积而深层贫瘠,限制了作物根系的垂直延伸和水分、养分的深层利用。深松作业通过有效打破这些限制,为耕层结构重构创造条件,促进耕地由“紧实封闭型”向“疏松通透型”转变,为提升土壤质量和农业产出提供了技术支撑。
深松作业的实施不仅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作业时机和机具,还需考虑土壤类型、墒情和作物种类等因素的匹配。一般而言,在土壤适宜湿度下进行深松可有效避免次生板结和结构破坏,同时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作业前应做好地块平整、障碍清除等准备工作,确保作业深度一致、松土均匀。在机具选择上,常用的有带铲翼的深松铲、圆盘式深松机和联合整地机等,根据作物类型和耕地特性进行调整。作业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深松深度与耕层厚度的配合,防止出现“悬空层”或扰动过度的问题。同时,为避免过度扰动土壤生态系统,深松作业的频率一般控制在 2~3 年一次,避免年年深松造成养分流失和结构破坏。
在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深松技术正逐步与信息化、智能化作业手段融合,实现深松作业的精准控制与数据管理。例如,利用北斗导航与作业监控系统可精确控制深松轨迹和深度,提高作业一致性和覆盖效率;配合土壤传感器系统,还能实时监测土壤阻力、含水量等参数,为深松效果评估与优化提供依据。此外,一些地区还开始探索“深松 + 施肥”“深松 + 播种”等联合作业模式,以实现耕作环节的复合协同,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与土壤改良的协同效益。随着农机装备技术和农艺融合的不断深化,深松作业正逐渐从单一的机械干预手段向系统化、智能化土壤改良解决方案转变,在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绿色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深松作业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作用
深松作业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对土壤物理结构的优化。长期耕作尤其是单一机械反复作业会导致犁底层的形成,使耕层以下土壤严重压实,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进而影响水分下渗与根系生长。通过深松作业,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使土壤由紧实状态向疏松状态转变,显著降低耕层和亚耕层的容重,提高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比例,增强通气性和蓄水能力。土壤结构的改善为作物根系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生长空间,也促进了土壤中空气、水分与热量的均衡分布,有助于提高作物对水肥资源的吸收效率,增强其抗逆能力。
在化学性质方面,深松作业有利于表层和深层土壤养分的重新分布,从而改善耕层整体养分结构。由于耕作惯性和施肥方式,土壤表层常出现养分富集、下层贫瘠的现象。深松作业打破这种分层结构,使有机质、氮磷钾等主要养分能向下层迁移,提升耕作层的厚度和均匀性。更重要的是,深松促进了土壤中有机质与矿质颗粒的再结合,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与稳定,从而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疏松的土体结构提升了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使养分更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减少淋失和挥发。在深松区域内的作物常表现出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抗病性增强的特点,间接反映出土壤养分环境的改善。
深松作业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优化与活性增强。微生物活动依赖于适宜的温度、湿度、通气性及有机质含量,深松后形成的疏松多孔结构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增强了土壤中氧气的供应与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推动有机质向有效养分的转化。大量研究表明,深松处理区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高于未处理区,这种变化不仅改善了土壤的生物活性,也促进了养分循环过程的加快。在深松作业的长期影响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全面改善为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深松作业对农业生态环境与作物生长的综合效应
深松作业在改善土壤质量的同时,对农业生态环境也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有效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结构,深松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蓄水和抗旱能力,减少降雨后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降低农田生态退化风险。作业后形成的疏松多孔环境不仅增强了土壤对降水的吸收能力,还减缓了地表水的流动速度,减少了肥料、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流失,对周边水体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土壤透气性提升改善了地下环境的氧气含量,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与有机质分解,从而推动生态系统内部物质的良性循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生态基础。
作物生长方面,深松作业所改善的耕层条件显著促进了根系的下扎能力,使根系能深入获取更多水分和养分资源,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和抗倒伏能力。尤其是在干旱和高温等逆境条件下,深松处理区的作物表现出更强的生长韧性和更高的产量潜力。此外,深松作业提升了土壤热量传导能力,使地温更加稳定,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深松还可改善作物根际环境,增强根系与土壤的界面活性,提高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光合效率与生物产量。在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作物的种植中,深松技术普遍表现出提升产量和稳定性的明显优势。
在更广泛的农业系统层面,深松作业通过改良土壤、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最终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标。它不仅提高了农田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农药、化肥等外部投入的依赖,有助于构建绿色高效的种植体系。深松作业还能增强农田的抗逆能力,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绿色转型的深入推进,深松作业作为一种兼具经济性与生态性的耕作方式,将在未来农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构建高产稳产、安全环保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农机深松作业作为提升土壤质量与农业生态效益的重要手段,在改善土壤结构、优化理化性质、增强作物生长条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深松作业,不仅能提高土壤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现代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化龙.浅析农机推广机构推广土壤深松改良土壤的重要举措[J].农民致富之友,2016,(20):232.
[2]扎依热古丽·苏来曼.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要点与装备要求[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05):41.DOI:10.16815/j.cnki.11-5436/s.2018.05.033.
[3]刘宏途.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和机械化秸秆还田的研究[J].河北农 机,2021,(09):39-40.DOI:10.15989/j.cnki.hbnjzzs.2021.0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