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在疾病早期筛查中的实践探索
秦璐瑶
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 湖北省宜城市 441400
早期对疾病进行精确的筛查对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改善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影像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基础,例如 X 光、CT、MRI,可以直观地展现人体内部结构和病变。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并形成了大量医学影像大数据,大数据挖掘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能力而备受关注,为医学影像数据深度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可望显著提高疾病早期筛查效率和精度。
一、医学影像大数据特征及挖掘技术基础
医学影像大数据作为医疗领域数字化转型中最核心的资源,有着多维度特征和复杂的技术基础,其显著特性是体积极为庞大。随着 CT、MRI、PET 等高端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每一台设备每天都能生成数百 GB 的医疗影像数据,全球医疗影像数据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 60% ;模态具有多元性,涉及 X 光、超声和核医学成像等多种技术,各模态数据物理原理不同,成像机制及诊断价值也不同,语义上的复杂性使得影像数据在含有解剖结构信息的同时,还需要综合临床病史和病理特征等多源信息进行综合判读,时效性高,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动态的,需要对影像的变化进行适时的分析,才能把握诊疗的最佳时机[1]。另外,医学影像数据涉及到患者的隐私,需要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其他规范,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是医学影像分析的理论支持和方法工具,其核心原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通过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 CNN),从海量影像数据中自动提取病灶特征、识别病变模式;并利用数据预处理技术对噪声进行清洗,对数据格式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可视化技术实现了复杂影像数据到直观图形的转换,帮助医生快速了解分析结果。以肺结节筛查为例,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大数据挖掘算法可以通过对上万幅 CT 影像的学习,自动识别毫米级结节,并融合生长速度、密度变化等信息对良恶性进行预测,在效率和准确率上已经接近于资深放射科医师。这些技术突破在革新传统影像分析模式的同时,也为疾病早期筛查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在疾病早期筛查中的实践方法
(一)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
早期发现肿瘤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非常关键,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大量肿瘤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出肿瘤早期微小病灶,从而为肿瘤的早期筛查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法[2]。在实践中,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算法处于核心地位。以肺癌的筛查为例,使用大量的肺部 CT图像数据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CNN),该算法能够自动识别肺结节的形状、密度、边缘等特征,从而在新的 CT 图像中迅速识别直径不超过 5 毫米的肺结节,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的判断。研究发现,利用这项技术进行肺癌的早期检测,可以有效地识别出传统人工读片时容易被忽略的细小病变,从而使肺癌的早期发现率增加了 20%-30% ,在乳腺癌筛查中,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技术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深度分析乳腺 X 光影像及超声影像数据,该算法能够识别乳腺组织微小钙化点及异常肿块。结合影像组学技术提取图像中大量纹理、形状等特征参数,并构建分类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判断病变性质。另外,本文还采用多模态影像数据融合技术,对 X 光、超声、MRI 等多种模态影像信息进行融合分析,进一步提升乳腺癌早期筛查精度与可靠性。这些技术的使用不仅使肿瘤早期筛查更加高效,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活检,减轻了病人的医疗负担及心理压力。
(二)心血管疾病前期筛查
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及早筛查有利于及时进行干预,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及心脏功能评估,在进行冠状动脉疾病的筛查时,可以利用冠状动脉 CT 血管造影(CTA)的影像资料,并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自动检测冠状动脉中的钙化斑块、软斑块以及血管的狭窄状况,该算法可在 CTA 影像上进行三维重建并分割血管,准确测量血管直径、长度及斑块体积等参数,从而为临床医生评估疾病提供详细资料[3]。最新的研究表明,利用影像大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的冠状动脉疾病筛查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在检测血管狭窄程度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在心脏功能评估方面,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技术利用心脏超声、MRI 影像数据分析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量化指标。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心脏各腔室、心肌及瓣膜进行自动识别,并计算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肌厚度等重要指标。该算法通过学习海量病例影像数据,可构建正常心脏功能与不同心血管疾病情况下的影像特征模型,以实现早期心脏功能异常检测。比如在心力衰竭的早期筛查方面,这一技术可以发现心脏结构及功能上的微小改变,从而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对于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筛选
神经系统疾病的类型较多,而且大多数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显著,给早期筛查带来了一定困难,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技术,为神经系统疾病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在对阿尔茨海默病(AD)进行早期筛查时,可以利用 MRI 和 PET 的影像资料,并通过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大脑的构造及其代谢的变动。算法能够识别 AD 患者大脑中特定区域(如海马体)的萎缩情况,以及 β-淀粉样蛋白和 tau蛋白的沉积分布,利用海量 AD 患者与健康人群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学习,构建疾病预测模型,可以在患者出现显著临床症状之前几年预测其患 AD 的风险,实现超早期预警,针对脑梗死早期筛选,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技术多是以 CT、MRI 影像数据为依据,对脑部血流灌注及组织代谢进行分析。通过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处理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的图像,能够迅速地识别出缺血半暗带区域,并据此判断梗死灶的具体范围和严重程度。同时,对患者影像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也可预测出脑梗死发生发展的趋势,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另外,在对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早期筛查的过程中,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技术也在持续地进行研究和应用,它通过分析大脑影像的微小变化,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结束语
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给疾病早期筛查工作带来全新的契机和改变,对提高疾病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显示出显著价值。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规范逐渐完善和多领域协同配合,医学影像大数据挖掘势必将对疾病早期筛查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也将为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今后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建国,程辰. 大数据背景下结构式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的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25,63(01):105-107.
[2]周翔,王培军.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5,46(01):1-7.
[3]李爽,义玉思,许杰,朱倩,黄沛钰.多模态医学影像大数据 AI 科研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5,22(02):24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