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万松
武汉投控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80
一、绿色建筑材料的内涵
绿色建筑材料,通常指的是在全生命周期内,资源能源消耗少,生态环境影响小,具备 “节能、减排、低碳、安全、便利和可循环” 特性的高品质建材产品。其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尽量减少对天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同时大量利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并且,绿色建筑材料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在使用周期结束后还可回收再利用,充分体现了对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双重考量[1]。
二、绿色建筑材料的现状
2.1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逐步增强的双重推动下,市场规模逐年递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绿色建筑材料市场规模已达数千亿元,并且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成功突破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占比也在稳步提升,从最初的较小份额逐渐扩大,逐步成为建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产品种类日益多样
当前,我国绿色建筑材料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节能门窗、绿色涂料、环保板材、节能保温材料等多个品类。节能门窗通过采用新型隔热材料和密封技术,有效提升了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了建筑能耗;绿色涂料不含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少了室内空气污染,保障了居住者的健康;环保板材以可再生资源或工业废弃物为原料,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节能保温材料能够有效阻止热量传递,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这些产品各具特色,在节能、环保、健康等方面优势显著,充分满足了不同用户和建筑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2.3 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我国绿色建筑材料技术研发成果显著,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原材料利用上,持续探索新路径,提高工业废弃物与可再生资源的应用比例,如用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渣生产水泥、混凝土,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并减少天然原材料开采。生产工艺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部分企业的新型工艺可提升效率并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产品性能方面,通过研发新材料和配方,提升了保温隔热、防水防潮、强度耐久性等,高性能保温材料效果远超传统材料且防火性更优。
三、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3.1 环保性能持续升级
随着环保要求趋严和环保意识提升,绿色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成发展核心。未来其全生命周期将进一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生态影响。原材料选择更倾向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从源头减浪费与破坏。生产中推广清洁高效技术,降低能耗和排放,采用先进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达标甚至零排放。使用阶段具备更优环保性,如低 VOC 释放量,减少对空气影响。产品废弃后更易回收或降解,
减轻环境压力[2]。
3.2 智能化发展趋势凸显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的智能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未来,绿色建筑材料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功能。智能门窗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自动调节开合状态,实现节能降耗和室内环境的舒适调节。智能照明系统可根据人员活动情况和环境光线强度自动调整亮度,达到节能和提高照明舒适度的目的。智能化的绿色建筑材料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个性化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和价值。
3.3 原材料多元化发展
为降低对有限天然资源的依赖、保障供应,绿色建筑材料原材料将走向多元化。一方面,加大工业和农业废弃物利用,如用废弃农作物秸秆生产环保板材,既解决焚烧污染,又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另一方面,积极开发纳米材料、生物质材料等新型原材料。纳米材料能显著提升建材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生物质材料因可再生、环保,应用将更广泛。原材料多元化将推动绿色建筑材料行业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3.4 产业协同与融合加强
绿色建筑材料行业将突破自身领域,与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融合。设计单位会结合绿色建材特点优化方案,提升应用效果;施工企业将提高技术工艺,确保建材正确使用以发挥性能;运营阶段通过与建材企业合作,做好材料维护管理,延长寿命、降低成本。同时,建材企业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共同研发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协同融合将形成完整绿色建筑产业链,提升行业运行效率与竞争力。
四、结论
绿色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在市场规模、产品种类、企业竞争力及技术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未来其将向环保性能提升、智能化、原材料多元化、产业协同融合及标准认证完善等方向发展,这将为建筑行业带来机遇,推动建筑品质提升与能耗降低,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因此,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需协同发力,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该行业蓬勃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任月敬.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佛山陶瓷, 2023, 33 (11): 105-107.
[2]杨紫岚,张鹏菲,陈凯璇,等. 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21, (04): 60-62.
作者简介:万松,男(1988.02--)汉族,籍贯:湖北武汉,本科,职务/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 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