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五育并举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路径探索

作者

钟敏

合肥市万慈小学 230041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布,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水平成为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核心任务。小学班主任需要确保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五育并举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路径,通过家校共育、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等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五育并举;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看法逐渐产生了偏离,认为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获得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一心关注学生的主科目学习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1]。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门提出了“双减”政策,为学生进行减负,为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创造时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五育”内容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融合,班主任在管理好班级的同时,要将“五育”内容进行渗透。

一、落实家校共育

学校和家庭构成了小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当前多数小学生仍为走读,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场所成为了他们生活与学习的核心场所。家长与班主任作为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人,对他们日常习惯与行为模式有着深入了解,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鉴于此,在实施“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应当深化与家长的交流协作,共同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首先要履行管理职责,也需强化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机制、传递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政策导向,确保家长理解并认同这些政策,从而增强班级管理的协同性。同时,班主任应主动向家长阐述“五育”理念的核心价值,帮助家长认识到这一理念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远意义。通过有效的家校交流,家长能更深入地理解学校教育理念,进而在家庭环境中也能自觉融入相关内容,为学生的教育与成长提供有力支持[2]。此外,良好的班风能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同样,正面的家风也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成长养分。因此,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显得尤为关键,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劳动教育为例,班主任可与家长协作,鼓励家长在家为学生分配适宜的家务任务,并给予积极反馈。这种家校联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学会分担家庭责任,体会父母的辛劳,还能通过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映射至学校,使教师得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习惯。因此,家校双方需强化沟通,密切合作,为促进学生的正向发展密切合作。

(二)开展“五育”教学活动

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五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活动方面,班主任可组织主题班会,分享红色故事和励志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体育活动则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精神。班主任可联合体育老师,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竞赛,如运动会、篮球赛等,让学生在竞技中感受运动的魅力。美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班主任可组织美术展览、音乐比赛等,鼓励学生展现自我才华,同时欣赏他人作品,拓宽艺术视野。劳动教育方面,班主任应结合实际,安排适量的劳动任务,如班级卫生大扫除、校园绿化等,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勤劳品质。通过这一系列“五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完善“五育并举”多元化评价机制

在“五育并举”理念引领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需不断探索和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这一机制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应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重视其品德修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劳动能力。通过定期评价与即时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清晰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同时,评价机制应融入正向激励,如荣誉表彰、成长记录等,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其主动发展。此外,班主任还需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在五育并举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需不断探索创新,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构建全面评价体系等路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为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生海. “五育融合”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路径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 (08): 184-186.

[2]袁青峰. “五育融合”视域下班级管理的新路径 [J]. 教书育人, 2023, (11):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