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探究
郭凤
江苏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科技与工程的飞速发展,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各类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质量,然而由于机电安装工程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它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甚至引发重大工程事故。因此,本文旨在探究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以期提高施工安全性能,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机电安装;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究
1、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1、减少事故发生率和潜在损失
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能减少事故发生率和潜在损失,机电工程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先进设备和自动化工具,如起重机械、焊接设备、伸缩式支撑架和高压电源等,这意味着施工现场的技术水平和复杂性几何倍提升,增加了意外风险的概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建筑业发生的工伤事故共11,156起,造成14,067人伤亡,其中,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占到工程建设类别的35.7%。在这些事故中,电气火灾、高压触电、起重机械翻倒和物体打击等事故频繁发生,为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安全风险管理必须在施工前期规划阶段就重视安全生产的各种措施,如贯彻高效的“6S”管理体系(整理、整顿、清洁、清洁检查、素养和安全),以及运用工程风险分析方法(如故障树分析FTA和事故靶向序列AEB)对潜在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通过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并制定有效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施工现场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维护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1.2、提升施工质量水平
安全风险管理对于提升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质量是工程项目竞争力的核心,高质量工程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机电安装工程涉及诸多复杂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如设计、人员配备、设备选型、材料采购、施工方案制定等。在此过程中,如不进行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将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降低,从而增加企业的维修和返工成本,甚至可能导致工程承担法律责任。因此,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进行预测和预警,保障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动态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助于分析和处理不确定性、避免安全违章行为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结合技术发展和信息化手段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可以使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优良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实施安全风险管理,从而增强对不合格操作、错误决策和其他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预警和防治,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水平。
2、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为确保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实际操作中切实可行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这些安全规定和工艺流程应详细说明针对各种风险因素的管理要求、责任分配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以电气工程施工为例,建筑电气安装技术应遵循《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包括安全用电管理方案、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制度、电气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等各项制度。例如,电缆接地电阻值不超过10 欧姆,从而保障接地系统拥有稳定可靠的导电性能。另外,针对风险防控层级,应依次构建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恢复以及事故处置等四个层面的安全风险管理层级体系,事前预防需注重工程设计阶段如选材、区域放线等因素,确保施工安全。事中控制应重视现场施工过程的管理,例如开展定期例行性检查、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等。要时刻关注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对于发生的事故,事故处置则需及时处理,组织应对,确保损失降至最低。总之,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实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专业应对多元化风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顺利完成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2.2、严格落实人员管控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必须对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人员管控。首先,全面了解工程所需各类岗位技能人员的数量与特点,如:电工、焊工、起重机械操作手、安装技工等,安排专业技术培训,每年举办20场以上的培训班,邀请有经验的讲师进行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传授。同时,在现场设置岗前轮岗制度,在每个项目前经过2-3天的轮岗实践,使团队成员掌握多项技能。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整个施工团队达到250人,其中约占电气安装工程师20%,机械安装工程师15%,把按比例配置现场作业人员,保证项目对相关技能的需求。严格执行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个人防护用品等规定,对各类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更换和检查,如安全帽(每3年更换),安全铁鞋(半年更换),防护眼镜(一年更换)等。针对不同环境与工作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作业标准和特种作业操作规程,特种作业证件持证上岗,规范电气设备操作、高空作业、吊装操作等特殊作业进行,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周1次召开安全例会,对施工中的风险点进行针对性分析,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布落实,明确现场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定位。对于严重或屡教不改的违规行为,依照公司制度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工程施工安全文化。每个季度开展1次应急预案演练,并根据演习效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2.3、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首先要制定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在施工组织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有高空作业、电气安全、吊装安全等。为规避这些风险,可以采用降低高空作业高度、设置安全网、采用双重绝缘电气设备等措施。在高达250米的高空作业,采用安全带、安全帽和防脱扣等安全防护装置以避免意外坠落风险。对于关键设备,如220kV输电线路、压缩机、泵系统等进行查验,确保连接可靠、操作正常、油温压力稳定。程序上,建立审核制度,对安全技术交底、现场工序交接等过程进行监督、控制;检验实验制度,则对所有安装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进行全面检验,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潜在风险。采用安全交底制度,使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操作程序与要求,如开展双重复核、1/N安全阈值战略、台账管理等。对于工程验收,设置严格的验收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以及GB50312《建筑和市政机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JB/T649《机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等标准,对施工环节、设备安装质量、工程安全稳定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估,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安全。通过这一系列风险管控举措,能够有效提高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水平。
2.4、工程施工监测与评估
加固对工程施工现场监测和评估是确保项目安全与防止意外事故的关键手段,利用高级测量仪器、监测设备以及数据管理系统持续对现场进行广泛的监控,比如在电气工程中,实施针对电气火灾的三级防控技术,分别针对电气火灾的产生、蔓延和后果进行预防和应对。同时,对于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等关键设备的应用,需遵循规定的工程规范与操作程序。三级防控技术包括:一级防护致力于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通过实施定期检查、确保正确布线、严格维护设备等措施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二级控制则聚焦于阻止电气火灾的蔓延,安装相应的保护设备如熔断器、电弧闸等,对于事故火灾的概率降至最低;三级防护目的在于消除电气火灾带来的后果,通过设置疏散通道与消防设备等设施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实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显著降低电气火灾事故风险。在环境监测数据方面,需要关注电气线路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湿度条件,务必保证在35-95%的范围内,这样做可以防止在极低湿度时导电性能降低或者在极高湿度时设备发生腐蚀、短路等现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可以采用如温湿度计、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定期获取现场数据,并与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实时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运行状况,并及时调整工作参数,确保安全稳定运行。以某地区一所医院的机电安装工程为例,该项目涉及中央空调、给排水、强弱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项目部实施了严格的工程监测与评估措施。在电气工程方面,项目部采用了电气火灾三级防控技术。通过不断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电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此外,还安装了熔断器、电弧闸等保护设备,以防止电气火灾的蔓延。在消防方面,项目部设置了消防水管道、灭火器等设备,并在关键出入口安排了消防应急指示牌,从而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人员可以快速安全撤离。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管理需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制定详尽的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编制精巧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强化现场工程施工监测与评估等措施来进行,这些措施可以保障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顺利实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降低潜在风险。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持续学习和提高,不断优化工程管理水平,为实现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的双重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明杰, 胡伟, 李宇昊.基于BIM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识别与控制对策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9). 15(2), 126-132.
[2]任妍妍, 张永梅, 田柳. 基于SWOT分析的机电工程安装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探究. 价值工程, 38(18), (2019).151-152.
[3]林杨, 刘新志, 黄云满.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机电工程安装风险识别与综合评价.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 (22), 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