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标 有效作业新课标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
冯博文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实验小学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现代教育观念已有明显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使得数学教学被推向全新高度,与现代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密切贴合。教师需针对性地认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与各项要求,分析新课标在推陈出新的背景下,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全新指导。此外教师还需要做好系统化的探索,确定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业设计模式。探究性作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对现有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屏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真正意义的融入符合学生需求的内容,用于充分推动所有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为其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形成提供帮助。
一、注重前置作业,助力提质增效
前置作业的本质为预习作业,但是却又高于预习作业,既可以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撑,助力其良好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养成,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契机,使得学生在后续课内学习时的参与度更为充足。科学前置作业并非是简单的问题堆积,而是需要在深入阅览教材、掌握教学重点的条件下执行,以此来切合学生的成长情况。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时、分、秒”以前,即可为学生准备如下前置性学习作业:
(1)你是否能回忆出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时、分、秒等计量单位的情况?是否可以举出相应的例子?
(2)用手机或秒表计时,看看自己从家的左边走到南边共需要多少时间。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比赛,看谁走完所有距离需要的时间更短。
(3)仔细观察家中的钟表,当时针从 12 走到 6,共经过多少小时?分针从 5 走到 9,共计经过多少分钟?秒针从 3 走到 4,共计经过多少秒钟?
若是前置性作业脱离目标定位背景,简单地停留在表层,应有效果将会难以发挥出来,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学生个性,链接课标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使得学生对个性化作业的需求越发提高,如何有效贴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保证布置的数学作业可以结合每位学生的成长规律成为目前教师需重点思考的问题。个性化数学作业既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充分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用于充分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意识奠定基础支撑作用。此外,作业的设计还需要足够丰富多彩,要屏弃传统作业模式的枯燥乏味,否则很有可能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为充分摆脱传统作业模式的制约,有效推动对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创新元素的使用,通过颇具趣味的个性化作业引发学生的良性思考,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催化剂。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对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讲,学习后的难点主要是在基础知识的记忆上,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倾向于此,适当地增添基础口算题、简算题的占比;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来讲,教师所设计的作业需要被避免限制在各种计算题,而是需要结合本章节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带有充足开放性和多样性的作业形式,如应用题“在 100m 短跑比赛中,佳佳距离终点还有 13.8m ,玲玲距离佳佳 5.4m ,请问玲玲已经跑完多少路程?”通过类似应用题,有效地提高作业的难度,此举能更好地满足优等生或中等生的需要,除此以外,为避免学生出现自卑情绪,无需对学生作出具体说明,学生只要自行选择并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即可。
三、融入现实生活,实现实践应用
所有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此特征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作业设计中都需要有所体现。但结合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可以发现许多数学作业并没有充足的生活化元素,过多的题海训练导致学生的数学作业压力显著提高,这无异于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也难以推进学生良好数学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若想要有效提高学生在作业中的参与度,最为可行的方法便是将课后作业和现实生活进行对接,以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合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调用的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熟悉的数学感受,这样才能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圆”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先行准备诸多复习作业,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圆的基本概念、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初步帮助学生奠定完成后续实践作业的基础。而后为学生准备如下作业:“学校主席台的侧面要修建一个圆形花坛,在其中共种植两种鲜花,每种鲜花的种植面积分别占据总面积的 1/2,请问都有哪些设计方案?”本作业的开放性相对较强,目的是让学生拓宽自己的思维,从题目给出的条件出发,学生需要经过多次思考,确定问题的答案。经过此种数学作业的支持,学生的思维能够更为活跃,可以从圆形的面积切入,完成对花坛的精妙设计,并且学生还需要在设计中验证设计方法是否合理,这将会帮助学生巩固面积的公式。
结束语:
作业同时具备巩固、评价、迁移等多种作用,依托新课程标准,全力推进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的帮助相当显著,有助更好地实现素养导向并促进学生发展等,由此可见,做好对新课标背景下应该如何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芬.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和批改方式的优化策略[J].智力,2022(25):17-20.
[2]蒋永利.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多元设计研究——以“图形与几何”为例[J].新课程评论 2022(Z1):49-56 .
[3]夏敏超.精心设计 多样评价——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新智慧,2020(21):20-21.
[4]贺蓓琳. 基于 1school 学习平台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冯博文,男,1993.2,汉,湖南省湘潭市,研究生,二级职称,工作单位:滨海县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