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

蒋长红

兰州成功学校 730100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是学生对初中阶段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巩固和提升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复习课模式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精神,复习效率不高。问题导向学习模式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教材特点,在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中应用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中实施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化学素养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问题导向学习模式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实践操作等化学素养。

(二)提高复习效率

传统的复习课通常是教师按部就班地梳理知识点,学生被动记录和背诵,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且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深刻。问题导向学习模式以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回顾和运用所学知识,能够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问题导向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这一系列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中的实施策略

(一)问题的设计原则

问题设计在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中至关重要,需遵循针对性、层次性与启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问题紧密围绕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教材重点、难点,针对学生易错混淆点设置,如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提出“为何铝在空气中抗腐蚀性强,而铁易生锈”,助学生回顾金属与氧气反应知识,加深理解。层次性原则强调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复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先问“酸和碱反应实质是什么”回顾基础,再问“如何用中和反应原理处理工厂酸性废水”引导知识应用。启发性原则要求问题能激发思考探索欲,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1]。复习“物质的分类”时,提出“空气由哪些物质组成、关系如何、能否更合理分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二)问题的呈现方式

问题呈现方式在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中灵活多样,直接影响复习效果。直接呈现是较为常规的方式,在复习课起始,教师可将精心设计的问题直接展示,如复习“化学方程式”时,在黑板写下“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与步骤是什么,怎样依其进行简单计算”,让学生清晰复习目标与任务,快速进入复习状态。情境呈现则借助生活实例或化学实验情境,结合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教材,增强知识与生活联系,提升兴趣。复习“燃烧和灭火”,播放火灾视频后提问“火灾发生时应采取哪些灭火措施及原理”,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思考,深化对燃烧灭火原理的理解[2]。对比呈现适用于易混淆知识点,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现象,提出“为何有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有的不能,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为何遵循‘前换后,盐需溶’原则”,通过对比分析,助力学生精准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

(三)课堂组织形式

在九年级化学复习课的课堂组织中,形式丰富且各有侧重。自主学习环节,问题呈现后,给予学生独立时间思考,期间学生可翻阅教材、笔记等资料,梳理知识以形成解题思路。教师则需巡视课堂,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况,适时提供必要指导与帮助,助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将学生组织成小组,促使其在组内交流解题思路与方法,共同探寻问题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启发学习,拓宽思维,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也得以培养。教师参与其中,引导深入思考,把控讨论方向与效果。全班交流展示时,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与解题思路,其他小组可提问、质疑与补充,营造互动氛围[3]。教师最后进行点评总结,肯定优点进步,指出问题不足,引导学生完善解题思路与方法,实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

三、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问题设计不合理

在化学复习课的问题导向学习中,问题设计不合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问题太简单,学生无需思考便作答,难以激发其思考与探索热情;问题太复杂,超出学生认知,会让学生茫然无措,心生畏难。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需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其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点,据此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此外,还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同时赋予问题启发性,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问题导向的化学复习课堂上,部分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较为常见,他们往往不主动思考问题,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展示时也缺乏积极性。为改善这一状况,教师需积极作为。一方面,强化引导激励,全力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比如设置奖励机制,对踊跃参与问题讨论、积极展示成果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激发其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密切留意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精准捕捉他们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问题导向学习中跟上节奏、有所进步。

(三)课堂时间把控不当

在运用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开展化学复习课时,课堂时间把控不当的问题容易凸显。此模式要求学生有充足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展示,若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学任务便难以完成。为规避这一状况,教师需精心规划课堂时间,在设计问题时,就预估每个环节所需时长,且依据课堂实际灵活变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展示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促使学生紧扣问题展开有针对性探讨与展示,防止出现偏离主题、重复讨论的现象,以此提升课堂时间利用效率,保障复习课有序推进。

四、结论

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合理设计问题、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和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但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能够有效克服这些问题,确保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中顺利实施。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华娇.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J]. 成才之路, 2024, (08): 97-100.

[2]孙兰兰. 问题导向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J]. 考试周刊, 2014, (06): 148.

[3]吴泽芳. 问题导向学习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J]. 化学教学, 2007, (09):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