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优化
刘佳
眉山东辰学校 620010
引言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运动技能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学科。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丰富,涵盖多种运动项目与健康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 “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教学策略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能够有效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深入研究初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优化,对推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初中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然而,传统体育教学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例如,在长跑项目教学中,对于体能较好和体能较弱的学生,教师设定相同的跑步距离和速度要求,导致体能较弱的学生难以完成任务,逐渐丧失学习信心;而体能较好的学生则无法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这种忽视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
(二)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多数初中体育课堂仍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传统模式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于技能传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仅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基本动作讲解和练习,学生反复进行枯燥的运球、传球训练,难以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限制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体育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运动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例如,在体育考试中,只关注学生的短跑成绩、跳远成绩等,对于那些基础较差但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进步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肯定和鼓励。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
(一)分层设定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如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基础层学生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为主要目标,例如在足球教学中,要求基础层学生能够熟练完成简单的带球、传球动作;提高层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技能的提升和运用,如提高层学生需学会在比赛场景中合理运用传球、射门技巧;拓展层学生则侧重于培养创新能力和竞技水平,如让拓展层学生参与足球战术设计和比赛策略制定。
(二)分层设计教学内容
依据分层教学目标,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学内容应注重基础性和趣味性,选择简单易懂、容易掌握的运动项目和练习方法。如在跳绳教学中,基础层学生从单摇跳绳开始学习,逐步掌握双脚跳、交叉跳等基本动作,并通过跳绳游戏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层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后,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复杂性,如学习双摇跳绳、花样跳绳等技巧;拓展层学生则可以接触更具挑战性的内容,如参加跳绳比赛的专业训练,学习高难度的跳绳组合动作。
(三)分层开展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活动。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师应加强个别指导,采用分解教学法,将复杂的运动技能分解为简单的动作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例如在武术教学中,教师逐个动作示范讲解,帮助基础层学生理解和掌握武术基本招式;对于提高层学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提高运动技能的方法,如在排球教学中,通过小组对抗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对于拓展层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机会,如鼓励拓展层学生自主设计体育锻炼计划,或参与学校体育社团的活动策划。通过分层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初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教学策略的优化
(一)动态调整分层标准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会随着学习和锻炼不断变化,因此分层标准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分层。例如,每学期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育测试和学习情况评价,对于在原有层次中表现突出、达到更高层次要求的学生,及时调整到相应层次;对于因身体状况变化或学习态度问题导致成绩下滑的学生,适当降低层次。通过动态调整分层标准,确保分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学习和进步。
(二)加强教师分层教学能力培养
分层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分层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提高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能力。例如,定期开展分层教学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组织教师到分层教学实施效果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总结分层教学的成功案例和不足之处,逐步提升自身的分层教学水平。
(三)完善分层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内容不仅包括运动成绩,还应涵盖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合作能力等方面。对于基础层学生,注重评价其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提高层学生,综合评价其技能掌握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拓展层学生,重点评价其创新能力和竞技水平。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通过完善分层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论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分层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对分层教学策略进行动态调整、加强教师培养和完善评价体系等优化措施,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素养。在今后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进一步深化对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爽.基于分层教学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践[J].文渊(中学版),2024(7):679-681.
[2]王新维.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研究[J].智慧少年,2025(15):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