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作者

邹玲敏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引言

多元评价体系凭借“全面性、过程性、互动性”的特点,为打破传统评价局限提供了新路径。构建并实践该体系,既能从多维度捕捉学生语法学习的真实情况,又能通过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推动语法教学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因此,研究其构建与实践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一、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核心价值

(一)精准反馈语法学习效果,助力教学优化

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多维度、多形式的评价,能更全面、客观地捕捉学生语法学习的细节,精准反馈学习效果。相较于传统单一测试,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还能反映学生在真实语言场景中运用语法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如通过课堂互动评价了解学生运用语法进行对话的准确性,通过作业评价掌握学生语法知识的巩固情况。

(二)激发语法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意识

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能有效减少学生对语法学习的畏惧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肯定学生的努力与创新,如认可学生在语法对话中尝试的新表达、表扬学生自主整理的语法笔记,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同时,多元评价中的学生自评、互评环节,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增强对语法学习的掌控感,逐步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主动关注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三)促进综合语言能力发展,落实教学目标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运用语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多元评价体系围绕这一目标,将语法评价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紧密结合。通过设计“语法 + 听说”“语法 + 读写”的综合评价任务,如评价学生运用语法进行口语叙述的流畅度、判断学生书面写作中语法表达的准确性,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语法知识,实现“语法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最终落实“以评促学、以评促能”的教学目标,推动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拓展评价内容,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覆盖

评价内容需突破“语法规则记忆”的局限,构建“知识 + 能力 + 素养”的多维度内容体系。知识层面,关注学生对核心语法规则(如时态、词性、句型结构)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层面,侧重评价学生在真实语言场景中运用语法的能力,如口语表达中语法的准确性、书面写作中语法的规范性、阅读理解中对语法结构的分析能力;素养层面,纳入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内容,如评价学生参与语法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整理语法错题的规范性、自主探究语法知识的主动性,确保评价内容全面覆盖语法学习的核心要素。

(二)丰富评价主体,构建“教师 + 学生 .+ 同伴”的协同评价

评价主体需打破“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形成多主体协同评价格局。教师评价作为核心,负责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语法学习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如批改语法作业、点评课堂语法运用表现;学生自评引导学生主动反思自身学习情况,如让学生对照评价标准检查自己的语法笔记、分析书面作业中的错误原因,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同伴互评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与反馈,让学生相互指出语法表达中的优点与不足,如在口语对话练习后,同伴间评价对方语法使用的准确性,同时学习他人的优秀表达,形成互助学习氛围。

(三)创新评价方式,实现从“纸笔”到“多元”的转变

评价方式需结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语法教学需求,设计多样化形式。过程性评价可采用课堂观察记录、语法学习档案袋等方式,课堂观察记录用于跟踪学生在语法课堂互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学习档案袋收集学生的语法作业、错题整理、自主创作的语法相关作品(如语法漫画、短句故事);终结性评价可优化传统纸笔测试,增加“语法情境应用题”“口语语法表达题”等题型,同时引入实践性评价任务,如让学生完成“用指定语法描述家庭生活”的口语录制任务、“运用特定句型编写短文”的写作任务,通过多元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三、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保障措施

(一)优化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科学性

清晰、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多元评价体系有效实践的基础。需结合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程标准与语法教学目标,制定分层、细化的评价标准。按年级分层设定标准,如四年级侧重基础语法规则的运用准确性,六年级侧重复杂语法结构的灵活运用;对每个评价维度进行细化描述,如“口语语法表达”维度,从“语法准确性”“表达流畅度”“内容完整性”三个子项设定具体评分依据,避免评价的主观性与模糊性。同时,向学生与家长清晰解读评价标准,让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确保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二)提升教师评价能力,强化实施核心

教师是多元评价体系实践的关键执行者,需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教师的评价能力。学校可组织多元评价专题培训,帮助教师掌握课堂观察、档案袋评价、学生自评指导等评价方法,如学习如何设计科学的课堂观察量表、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自评;开展语法教学评价研讨活动,邀请专家与优秀教师分享评价实践经验,引导教师探索适配语法教学的评价创新点;同时,鼓励教师加强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与语言学习规律的研究,提升评价的针对性与灵活性,避免评价方式与学生认知水平脱节。

(三)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推动“评学融合”

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价值,将其与教学改进、学生发展紧密结合,实现“评学融合”。在教学改进方面,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分析班级整体与个体学生的语法学习短板,如针对多数学生混淆的语法点调整教学方法,为基础薄弱学生设计个性化辅导方案;在学生发展方面,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采用“优点肯定+不足建议”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后续学习方向,如指出学生语法表达中的亮点,同时提供优化语法错误的具体方法;此外,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避免仅以分数衡量学生的语法学习成果,让评价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结束语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多元评价体系,为突破传统评价局限、提升语法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路径,其在精准反馈、激发兴趣、促进能力发展等方面的价值,能推动语法教学向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在实践中,需通过拓展评价内容、丰富评价主体、创新评价方式构建完整体系,结合标准优化、教师能力提升、结果应用的保障措施,确保体系落地见效。

参考文献

[1]李兰萍.小学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与绘本结合的策略[J].校园英语,2024,(45):157-159.

[2]雷黎.基于 ARCS 动机模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2.

[3]刘畅.小学高年级英语隐性语法教学的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