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绘本元素与棋类教育的融合实践研究

作者

陈月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滨江苑幼儿园

图文结合的绘本能丰富幼儿阅读感官体验,是幼儿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棋类游戏则能以趣味形式推动幼儿认知、动作与思维能力提升。陶行知先生曾言:“儿童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儿童期是创造力萌发的关键阶段,幼儿潜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亟待教育者挖掘与引导。当前,幼儿教师可依托绘本的多元价值,构建体验感更强、教育意义更深远的棋类教育活动,实现“享阅读之乐,促棋类之趣”的寓教于乐目标。

一、绘本与棋类教育融合的价值

绘本以阅读为起点,其趣味化内容契合幼儿认知特点;棋类游戏既能承载丰富教育内涵,又能通过游戏体验帮助幼儿直观感知知识。二者融合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将绘本作为背景工具融入棋类教育,可充实棋类活动的内容与价值,增强其体验感与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棋类游戏可作为绘本阅读的延伸形式,助力幼儿通过游戏深度理解绘本故事的核心价值。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实践性与创造力培养,绘本与棋类教育的融合,能充分发挥两种教育手段的优势,深入挖掘教育内涵,以创新路径实现教育效果的深化与升华。教师可整合教育资源,结合二者共性进行整体设计,以绘本支撑棋类活动开展,以棋类游戏展现绘本价值,让幼儿在趣味互动中实现全面成长。

二、绘本与棋类教育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情境构建:打造综合教育场景

在依托绘本元素设计棋类活动时,教师可先明确棋类活动的主题与形式,再选取契合的绘本延伸情境,结合绘本内容设计互动环节,构建综合教育场景。例如,围绕绘本《小蚂蚁搬西瓜》,以“小蚂蚁团队运西瓜”为主题设计情境棋类游戏。考虑到中班幼儿初步具备合作意识但协作能力较弱的特点,遵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将自然观察情境融入教学:引导幼儿分组掷骰子,根据点数决定“蚂蚁棋子”的移动步数,若停在“西瓜片”格子可拾取“西瓜”,停在“水坑”格子则需等待一轮。在此过程中,幼儿需通过小组讨论制定搬运策略,借助绘本情境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自然生态教育。

(二)阅读深化:推动游戏拓展

教师可通过深化绘本阅读,为棋类游戏拓展思路。鼓励幼儿从自身视角解读绘本内容,培养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并将阅读感悟转化为棋类游戏设计灵感。以科普绘本《种子的旅行》为例,其核心内容是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教师可提供植物种子图谱,引导幼儿自主绘制棋谱,设计“种子安家竞赛”游戏:幼儿选择不同种类的“种子棋子”(如蒲公英、苍耳、莲蓬),根据棋谱上的“风力区”“动物区”“水域区”规则移动棋子,率先到达“适宜生长土地”格子者获胜。这种启发式游戏符合幼儿思维特征,也契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植物生长知识,理解生命传播的奇妙。

(三)角色扮演:强化规则认知与交流

绘本中的人物形象为棋类游戏的角色扮演提供了丰富素材。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幼儿强化规则认知,提升交流能力。以《小熊的生日派对》为例,该绘本包含邀请朋友、准备礼物、布置场地等社交场景与礼仪知识。教师可在桌面搭建“派对场地”棋盘,设计情景棋类游戏:幼儿分别扮演绘本中的“小熊”“小兔”“小猴”等角色作为“棋子”,根据“制作蛋糕”“包装礼物”“邀请朋友” 等任务卡完成对应动作才能移动,若违反“排队等待”“礼貌用语”等规则则需后退步数。幼儿在角色扮演中重温绘本温馨场景,任务线与游戏规则的结合,既锻炼其社交表达能力,又帮助幼儿理解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体现了陶行知 “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四)生活链接:感悟故事内涵

陶行知认为“教育要贴近生活”,在绘本与棋类融合教学中,教师需链接幼儿日常生活,帮助其感悟绘本故事内涵。大班幼儿即将面临幼小衔接,对时间管理概念较为模糊。绘本《时钟的牙齿》通过拟人化的时钟形象,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时钟吃时间”的趣味故事。基于此,教师设计“时间管理棋”游戏:以“时钟指针”为棋子,棋盘格子分为“按时起床”“认真听讲”“拖延玩耍” 等生活场景,幼儿掷骰子移动棋子,停在积极场景格子可获得 “时间勋章”,停在消极场景格子则需“补做任务”。游戏让幼儿在互动中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学会规划日常活动,将绘本知识转化为实用的生活技能,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五)创意融合:发展思维能力

陶行知提倡科学教育,强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与创新力。优质的棋类游戏不仅要带来乐趣,更要助力幼儿思维发展。在融合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创新棋类游戏形式,培养发散思维与创造力。以传统绘本《十二生肖的故事》为例,教师打破常规环形棋路设计,将棋谱改为“生肖闯关图”,设置 “选择赛道”“应对考验”“帮助同伴”等特色环节: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生肖棋子” 从起点出发,遇到“老鼠渡河”关卡需用积木搭建“桥梁”才能通过,遇到“老牛爬坡”关卡可邀请同伴助力前进。整个游戏过程,幼儿需结合绘本中生肖的性格特点制定闯关策略,还能自主添加“天气变化”等随机规则,实现手脑并用,有效激发创造力与逻辑思维,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绘本与棋类教育融合的反思与展望

陶行知教育思想以实践为核心,注重幼儿综合素养与创造力培养,将其融入绘本与棋类融合教学,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搭建创意平台,丰富棋类教育内涵

以绘本为载体,挖掘故事核心教育价值,结合多种教育手段将绘本融入棋类课程。在棋类活动中,幼儿的感知、理解与表现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体会合作、探究与创新的乐趣;通过绘本,幼儿感悟真、善、美,多元智能得到开发,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持续探索创新,推动教育深度融合

绘本与棋类教育的融合,打破了二者的独立界限,形成了“阅读 + 游戏”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棋类游戏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同时借助绘本丰富棋类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需以专业引导,让阅读与棋类游戏深度互动,助力幼儿智力发展。

未来,教育者需不断总结融合教学经验,持续创新形式与内容,进一步实现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棋类游戏化,为幼儿打造更有趣、更丰富的学习环境,助力其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