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服务模式创新与优化

作者

褚文霞

正镶白旗供电公司 内蒙古锡林浩特正镶白旗 013800

前言

在新形势下,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然迈进新的阶段。智能电网基于信息化、数字化理念及技术,为电力企业的经营发展持续赋能,这也是电力企业拓展营销服务渠道、优化营销服务模式、提升营销服务质效的重要支撑。从电力市场改革来看,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强调资金流、信息流、能源流的交互、统一与协同,要求电力企业运营管理机制能够及时响应与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并形成电力市场健康竞争的局面,提升电力营销服务质量,最终形成基于成本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科学电力营销服务模式,促进电力领域的智能化、市场化改革,还原电能的商品与市场属性。

1 智能电网与电力营销服务概述

1.1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实现电力生产、输送、变配、调度、使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与互通化,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将电网、信息、业务有机融合的新型现代化、高效率电网体系。相较于传统的普通电网而言,智能电网在通信活动、电力检测、设备配置、系统控制、决策支持等方面均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坚强智能电网具有迎合时代与市场的丰富内涵,包括经济高效、透明开放、稳定可靠、互通共享、低碳环保等。

1.2 电力营销服务

随着电力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与营销服务理论的发展,电力营销服务的概念与实践体系应运而生。电力营销服务是电力企业基于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及实现电力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电力产品及服务。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与传统的电力营销具有显著差别:第一,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更加注重电力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服务,并依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来拓展电力市场,增加电能的销量;第二,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更加注重客户的体验与感受,即强调整个营销服务过程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第三,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更加侧重于营业厅、网络、电话等多元渠道对电力供应及服务的智能化控制,以提升电力业务的效率与服务质量。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领域市场化改革正在加速推进,打破电力市场垄断,建立公平健康的电力市场竞争机制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打破传统被动式的营销模式,树立先进的营销服务意识,构建科学高效的营销服务体系。

2 智能电网形势下服务策略

2.1 重视营销服务模式拓展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智能电网具备强大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电力企业可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实现营销服务模式的创新。例如,根据用户的用电习惯、负荷特性以及行业类别,将用户细分为居民、工业等不同类型并针对各类型用户推出差异化服务。在智能电网形势下,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营销服务模式的拓展,充分借助智能电网强大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实现营销服务模式的创新。对于居民用户可推出智能家居用电套餐,利用智能电表与移动应用程序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分析,为居民提供实时用电监测,并根据其用电数据给出节能建议,以此降低居民用电成本,提升用电便捷性;针对工业用户提供能效管理服务,运用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工业设备能耗,结合负荷预测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商业用电规律,为工业用户进行能源审计并定制节能改造方案。同时,推出定制化电力套餐,根据其营业时间与用电高峰灵活定价,达到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优化商业用电成本以及增强电力供应稳定性的目的。通过这些针对不同用户类型的差异化服务,全面提升电力营销服务质量,

满足智能电网时代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2.2 重视智能设备的引入与应用

智能设备的引入与应用是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升级的关键环节。以某地区供电公司为例,该公司在电力营销中大力引入智能设备,成效显著。在用户端,推广智能电表的全面安装,智能电表内置高精度传感器和通信模块,能实现每15 分钟一次的精准电量采集与实时数据传输。安装智能电表后,该地区抄表准确率从原来的 90% 提升至 99.8% ,有效减少了因抄表误差引发的电费纠纷。同时,借助智能电表的数据,供电公司为用户提供详细的用电分析报告,帮助用户了解自身用电习惯,进而合理规划用电。

在供电运维方面,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和无人机。智能巡检机器人可在变电站内自主导航,通过红外热成像、声音传感器等设备,对电力设备进行24 小时不间断监测。某变电站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后,设备故障发现时间平均缩短了 3 小时,故障处理效率提高了 40% 。无人机用于输电线路巡检,利用高清摄像头和图像识别技术,快速检测线路的破损、异物悬挂等问题。在一次山区输电线路巡检中,无人机仅用 2 小时就完成了以往人工需 2 天才能完成的 100 公里线路巡检任务,且发现了 3 处人工易忽略的线路隐患,及时保障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为了提升用户服务体验,供电公司还在营业厅部署智能服务终端。用户可通过终端自助办理业务,如电费缴纳、业务变更等,办理时间从原来人工窗口平均15 分钟缩短至5 分钟以内。同时,智能服务终端具备智能引导功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精准的业务办理流程和政策咨询,用户满意度从 70% 提升至 85% 。这些智能设备的引入与应用,从数据采集、运维保障到用户服务全方位提升了电力营销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

2.3 重视技术革新与拓展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技术革新与拓展是电力营销实现高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某省级电力企业为例,该企业积极投入技术推动电力营销模式的深度变革。在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上,通过整合历史用电量、用电时段、负荷曲线等海量用户用电数据构建精准的用户用电行为模型。利用该模型,企业能够提前预测用户用电需求,准确率达到 92% ,

2.4 优化营销服务内容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优化营销服务内容是提升电力营销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入分析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结合先进技术手段电力企业可针对性地优化服务内容,提升用户满意度与企业竞争力。以某大型电力企业为例,基于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该企业对不同类型用户的用电需求和痛点进行精准洞察。在智能电网背景下,企业借助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深入洞察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和痛点,从而有的放矢地优化服务。

结束语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营销服务模式创新与优化,通过精准营销、互动式服务、智能用电服务和服务流程优化等策略,显著提高了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通过优质的客户服务和高效的营销模式,电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未来,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电力企业应继续加强服务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济发.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J].价值工程,2021,40(14):239-240.

[2]孙引忠,韩泰然.基于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的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0,42(1):145-149.